搜尋此網誌

2015年7月30日

對上班責任無知

教育心語 20150731


          【場景一】 到麵包店買麵包。 一個新來的年輕店員正在散漫地清理放置包餅的玻璃櫥柜。 她由最下的一層抺起。 年長的同事提醒她應先抹最上層﹐因為上層的餅屑和麵包碎會掉到下層。倘後來才清潔上層,下層還是要再抹﹐不化算。 年輕店員大概不認同﹐拉長聲氣:「都是一樣啫!」繼續懶散地掃抺下層。 另一更年長的店員(大概是店長):「你都唔聽人教﹐係唔係唔想做!」年輕店員瞟了店長一眼,不作聲。 旁人看得出﹐她不服氣。
          老妻離開店子後嘆道:「這種年青人怎樣才會成熟﹐明白前輩教你﹐是塞錢入你袋。……這種女孩又怎會嫁得出!」
  【場景二】 月前陪伴一個智障長者依約去看牙醫。 花了個多小時舟車到診所﹐報到後等候了卅分鐘﹐柜枱後的年輕登記員才告訴我們:「你要鑲的牙托還未送來﹐下次再來啦﹗」我按著怒火教訓她:「小姐﹐你可知道我們來一趟看牙醫要花多少工夫和時間?陪伴的義工要調假﹑去智障人士宿舍接病人出來﹐轉兩次車﹐走106級樓梯…來回要五個小時!…如果牙托未到﹐你可早些通知我們﹐免得讓老人家大暑天時辛苦勞頓。」這年輕人一臉無辜:「我昨天已經追過他們﹐但他們不送來﹐我都沒辦法。 唔關我事!」她似乎仍然覺得她沒責任通知病人。
  現今不少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根本對上班﹑學習和社會實際生活的「負責任」無知。 這等待人接物的品德操行多在課室外的非正規課程中方可習得。 香港高中課程大綱有規定:標準課時須有>15%用於《其他學習經歷》(即體藝﹑公民德育﹑服務學習/義工和「與職業相關經歷」)
  這是學校課程不可或缺的元素。 留意:不是「課外活動」﹑不是「額外添加」和補充﹐而是課程的組成元素。 缺了就是不完整!
  



  

2015年7月23日

拼砌知識圖譜

教育心語20150724


       數碼年代網上資訊泛濫﹐卻有兩大難題:一是資訊真偽難辨﹐良莠不齊﹐陷阱處處;二是資訊碎片化﹐怎樣才成為堅實的知識?本文集中談後者。
  近年討論閱讀碎片化的文章不少﹐但多描述現象﹐提出擔憂﹐深入一點的﹐至多是做了統計﹐提供現狀的數據。 甚少探討對策。 換言之﹐面對這個現象﹐文化工作者和教育界該如何因應﹐談得較少。
  有些人在擔憂之餘﹐提出鼓勵學生回歸讀紙本書。 他們指出在網上長期閱讀150字以下的訊息﹑生活在缺乏周詳論証﹑譁眾取寵口號標語結論式的語境下﹐這類瀏覽式的閱讀會導致知識簡陋化。 「碎片永遠是碎片,幾麻包袋擱在那個地方,成不了個東西」。知識需要整理成體系,資料要放進框架才是知識。 有人則提點讀者閱讀碎片時﹐宜多連繫生活﹐要把碎片資訊結合實際﹐找出其中關係。 學習理論有名言:「學習就是找出事物的意義」。
  上面關於資訊與知識的關係全都對!然而在電子數碼世界中﹐獲取碎片資訊的趨勢不可逆轉﹐不宜妄談回歸紙本書了。 而碎片也非洪水猛獸﹐《論語》和柏拉圖的《理想國》本質上是對話碎片。 簡化版的名著﹑漫畫化和連環圖的導讀已經証明是導引初學者的尚佳入門。 又何須恐懼多媒體圖像化的電子書或網頁?學生多讀總比少讀好。 關鍵是:學生有否整合散亂資訊的能力和工具。 即成人或教師有否提供並示範如何善用各類大小繁簡的知識圖譜。
  噫﹗教師從來都是「教」事物的關係﹑展示知識圖譜嘛!
    
  
...

2015年7月17日

小河淌水

教育心語 20150710


  看了馮以浤老師新近出版的回憶錄《小河淌水》。知悉老師生活成長的故事外﹐也見到一個教育工作者在時代洪流中的作用和回應。其個人的生活小事﹐雖云是小河溪的涓滴﹐卻無疑是八十年來組成浩翰大潮中的一脈支流。在奔向大海的過程中﹐卻又實在地滋潤和影響了沿途身邊的人和物。從來都喜歡看名人傳記﹐因為其中有人情的微妙互動﹑也得以看到歷史大事與個人之間的必然和偶然關係﹐益信人生幻變的無常難料。
  書中記載了不少教育界的掌故﹐其中不乏內幕和趣事﹐值得細味。然而﹐使我感觸較深者﹐有以下兩點:
  一是馮老師這一輩在大學工作的「學者」﹐對社會和教育政策的參與甚多﹐與當前一些大學教授們專注於生產論文不同。現今的教授們甚至連本地中小學校園也少入﹐在課室視學的次數也稀﹐與前線教師血脈流通較少。個人總認為:教育學者的養料首先來自本土的校園﹐理念論文產品最終也要回到校園課堂去驗証﹐回饋學校的教學。
  二是馮老師強調課外活動首重「好玩」。在爭取提升課外活動的「地位」期間﹐不少朋友強調要將活動正規化﹑建制化﹑課程化。當然在華人社區裡﹐最有效的方法是考評化﹑計分化和數量化;只有進入成績表﹐跟大學入學收生標準掛鈎﹐才會受到重視。這就容易將課外活動異化﹐重點放在計算服務時數和獎牌﹑擔任主席幹事的數量等。馮老師一直強調好玩﹐學生在「隱蔽課程」中自會從中得益。
  
  

2015年7月9日

整合閱讀碎片

教育心語 20150710

          生活節奏急促﹐零碎的時間片段也要充份利用。 等候公車等人時,指尖輕撥手機,就等於身邊常備百科全書﹐圖文並茂的資訊﹐包括實時視頻紛至沓來。 
  接收訊息方式大異從前。 電台新聞每條訊息壓縮到150字左右;電視每則新聞平均約20秒 (可能由13個畫面組合而成);地鐵內「走馬燈」新聞每則只得20字。
  平日從電子媒體接收的資訊﹐多是奪目標題式﹑無頭無尾結論式;即使是金句﹐也抹去了語境因緣﹑ 背景脈絡而顯得缺斷不全。  背景複雜到專業行家也難說清楚的事件﹐如病毒基因與醫療﹑政治哲學與國家興亡﹑國際金融的險惡風雲﹑民族間兩千年的恩怨情仇﹐最後都壓縮為140字的微博或30秒的視頻。
  如今的閱讀模式,不是捧著典籍在枱燈下靜讀,而是站在月台和車廂﹐拿著手機或板腦瀏覽訊息碎片。工作桌面上兩塊23吋螢幕﹐共開了五個視窗﹐眼球來回跳躍於紐約﹑義烏﹑悉尼﹑都柏林和開羅之間﹐同時與鄰桌同事在手機上交換意見﹐多工並行。
如果教師的工作是裝備我們的學生面對他們的未來﹐則怎樣才可以培育學生能夠掌握這種生存技能﹑生活方式和工作要求呢?對於我們這批老一輩的數碼新移民來說﹐既要持續進修學習﹐更要不時退修省思:怎樣教導學生(和自己) 整合海量的碎片成一幅比較完整的知識圖譜﹐方不致迷失於大數據的迷宮之中?對絕大多數家長和教師來說﹐根本就未學過﹐甚至未想過怎樣跟孩子們一起面對數碼年代的這個挑戰。
          數碼世代的閱讀素養﹐不是電腦科老師的專利或專責﹐而是教育工作者的全民任務。 因為大中小學生都要懂得如何起步﹑如何進深﹑如何篩查核証﹑如何抽離!
  
  

2015年7月2日

閱讀新挑戰

教育心語 20150703


          向學生推廣閱讀不是轟轟烈烈﹑人盡皆知的形象工程﹐而是細水長流﹑見縫插針的細緻工藝;沒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不是花錢便可買得來的結果。 推動閱讀是耐性沉默甚至寂寞的工作﹐然而卻是影響深遠的靈魂工程。
          教育界多年的集體經驗:只要導引中小學生有興趣閱讀﹐學生鮮有成績和操行的大問題。 對社經地位差弱的學生而言﹐或雖未能飛越大洋高山到外國觀光﹐但通過閱讀卻可以擴闊視野﹐能見識千里以外的事物﹑有機會跟大師交流﹑得以與智者對話﹑參與思辯的盛宴。
          引導學生閱讀﹐首要提供機會﹐包括環境中有書可看﹐故書要易得易取;二是書要多元有趣吸引;三要有師友導讀推介﹑朋輩有閱讀氛圍;四要讀後有機會交流展示。
          近十多年來﹐香港官商民合作﹑教育專業團體和傳媒機構齊手﹑在校內外推動閱讀工作取得了一些果效﹐應予肯定。 包括:網上借書約書方式﹑方便讀者還書的措施﹑好書選舉和推介等。 各中小學校購書政策也不斷創新多變﹐以期適應學生的需要。 例如帶學生逛書店﹑由學生選購圖書。 有學校辦「每人一書」推介活動﹐家長和師生每人介紹一本書等。 旨在拉近圖書館與眾人的關係和歸屬感。
          當前對師長的大挑戰是:如何培育孩子的網上閱讀素養。 在電腦屏幕上的所謂閱讀﹐其實多是瀏覽Browsing﹐畫面上的多媒體和超連結等﹐使到讀者容易習慣跳躍式閱讀﹐因而吸取的資料訊息變得散亂和碎片化﹐讀者需要整合梳理方能鞏固所得﹐對讀者駕馭資訊的能力要求極高。如何導引學生有此能力﹐對教師來說﹐也是個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