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2月27日

染布房街和諸聖中學

教育心語 20150228

各校環境不同﹐各校師生可以細心觀察和查訪﹐是認識學校地理歷史的切入點。可追溯該區開發初期的環境狀況。 一窺城市發展的歷程﹐也饒有趣味。
旺角火車橋旁邊的諸聖中學﹐位於九龍中部山地的山麓﹐眾山水流匯聚﹐水源充足﹐有利發展農業亦提供工業用水。 諸聖堂前後的洗衣街和染布房街﹐街名源於校園附近幾間洗染布匹的布廠﹐其中最大者為旁邊的藝興染布廠﹐現己改建為藝興大廈。 染好的布匹往往晾在廠旁﹐1924年開發成街道便以白布街﹑黑布街為名。
諸聖堂建於1925年﹐修建時有誌:「本堂前面鐵道,道旁遍住花農,梯田疊疊,花圃層層,盆栽異卉,地植奇葩,姹紫嫣紅,終年不輟,鬧市中心,有此自然環境,使人出入聖堂之際,心曠神怡,俗累皆忘,彰顯造化之工,彌堅信仰之志。聖所之後,有大樹一株,幹逾合圍,枝椏古勁,綠葉婆娑。左右則有園地各盈畝,草樹連雲,枝條似海,禽鳴千囀,蝶舞翩翩,與鄰近之崇樓大廈,喧嚷市塵,成一度自然屏障….」正一派農村景象。
與此毗連的花園街﹑通菜街﹑西洋菜街則說明了當地是生產花菜的農地﹐冬季產西洋菜﹑夏天則產通菜﹐此二者均水菜之屬﹐需多水方宜種植。 此村名芒角村。 開發後成繁盛鬧市﹐改名為旺角﹐但英文名稱一直沒有改動﹐仍保原來面貌:Mongkok
校旁有煙廠街﹐紀錄了1920年間,在今日登打士街與彌敦道交界﹐近通菜街地段曾有甚具規模的東方煙廠。東方二字則保留在醫院近油麻地地鐵站A出口的東方街。 豉油街則是該區曾有多間曬豉油的醬園而得名。
網上相片:東方煙廠
據記錄攝於1930年代


  

2015年2月26日

窩打老道培正中學

教育心語 20150227

香港的地名和街道名﹐往往反映了開發早期的環境特徵。
德叔當年任教何文田培正中學。 作為地理教師﹐為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將學校附近的地名街道名的源流和變遷加以整理﹐砌出了學校附近一百年前的景象﹐吸引學生留意觀察周遭事物。 學生一般也頗覺有趣。
        培正附近全是九龍半島中部的山崗。 百年前人煙稀少﹐尚未發展。 據史料並培正老校友回憶:在校園後山踢波﹐經常踢到骷髏骨頭﹐據知山背乃墳地和很多「金塔」。 因為公主道(前稱楠道)尚未開闢﹐旁邊的窩打老道山﹐連著何文田村的山地﹐一帶也是墳場﹐中有一段稱為嚤囉(回教)墳場。 老校友津津樂道:上課時見到回教徒下葬的儀式﹐原來是不用棺木。 由昔日圖片佐証﹐今天培正道窩打老道口的電油站,當年乃一墳場旁常見的「永別亭」。
        山上流水沿培正道旁的明渠下山﹐匯入窩打老道的主水道﹐該水道匯聚了何文田山﹑衛理道京士柏山﹑加多利山﹑和九龍醫院各山崗的水﹐合流向西經果欄旁出海。 舊照片中﹐尚見窩打老道近海段全是明渠。 全路都是暗斜直上九龍醫院。 
        窩打老道與彌敦道交界的消防局所在地﹐乃是公眾殮房。 昔日殡葬喪禮有遊街之俗。 據老校友指出:遊街儀仗一般到窩打老道口便停止。 至親友好才會送最後一程:沿窩打老道入培正附近的墳區。
今天仍可在窩打老道與砵蘭街交界附近見到殯儀業的痕跡﹐如棺材店等。
-----
培正中小學旁邊的培正道﹐由佛光街延伸經窩打老道後再經梭椏道通往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與窩打老道間三角形地段內數條街道名稱﹐與該地段開發商有關。 原來該地段開發於第一次大戰後﹐由葡萄牙籍商人 Soares de San Francisco 發展。 故開發後﹐除了其中以其名Soares命名外﹐又各以其妻女之名JuliaEmma命之。 中文分別譯為梭椏道﹑棗梨亞道及艷馬道。 其餘三條則因紀念大戰結束﹐而以太平﹑自由﹑勝利命名。 何文田街坊都留意到:勝利道與梭椏道間 (百佳超市旁)有一小巷﹐中文名字是舊金山徑。 其英文名字是 San Francisco Path 其實是該地產商的姓﹐與美國的舊金山(三藩市) 無關。
各校環境不同﹐但細心觀察和查訪﹐是認識學校地理歷史的切入點。



2015年2月13日

教改起點舊聞

教育心語 20150214


          1995-2005年間﹐世界各地都推行教育改革﹐香港亦不例外。 有些人誤將這一波改革推到香港個別人士身上﹐以為是她們個人的喜好。 事實是全球各國都爭先恐後地進行教改﹐因大家都認識到世界變了:從經濟與科技轉型和人力資源的需求﹑學生就業的適應性﹑個人性向的尊重和發展﹑學習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更新了不少關於學習的看法﹑政治上則要回應或取悅選民選票等﹐各地政府都意識到不能不推行教改。
          這一波教改潮進行十多年後的今天﹐值得重溫當年一些論點。 這可以借作教改成效的參照標竿﹑也藉此省思今天的爭論。
          當年倡議教改的學者(例如廣被引述的Peter Senge的學習型學校 Schools That Learn) 提出了一些關於學習和學校制度的﹑值得商榷的基本假設(或曰迷思)﹐作為改革的思考點。其中例如:
  • 學生是「唔得」的﹐教師或學校是去「搞掂」他們
  • 學習主要是一種腦部運動 (與體能或活動無關或關係不大)
  • 人雖異﹐學習的方法卻大體一致
  • 學習主要是發生在學校內﹑課室內
  • 學生智愚可以學業成績分之
  • 學習要得到機構的認證﹐經考核才証明學得到
  • 學生要教師教導才會學得到
  • 知識分為若干個科目﹐可以而且應該切碎分批讓學生吸食消化﹐因學習是一個吸收的過程
  • 先學習﹐學了才會用
  • 學習是認知一些已知的知識或過去的知識
  • 學習是表徵是懂得答問題--答出標準答案
  • 學習是分年齡/分年級的﹐循序漸進的
  • 愈重要高尖的學問﹐僅少人才能明白


今天回望﹐由這等起點引發的改變有多少?

教育政策舊聞

教育心語 20150213



十多廿年前﹐一些曾經熱烈爭議和反覆討論的課題﹐如今死灰復燃﹐重新成為爭論焦點。 問起資深業界同行﹐仿彿都忘記得七七八八。新入行的﹐就更不知就裡﹐一片茫然。 媒體新聞記者因為轉行或轉版頻繁﹐少有長期跟進教育事務的;所以訪問持份者時﹐也不知來龍去脈,以致放過了關鍵人物﹐未有在已有基礎深入挖掘﹐是以往往討論表面現象﹐談不出個所以然來。
現今多數家長﹑教師甚至媒體工作者﹐往往就說不準以下各項影響深遠的教育重大決策的理據源由:
l   為何十多年前﹐將升中學生由五個組別改為三個?為何不是改為十個或零個組別?為何不就近入學?
l   當年為何取消職業先修學校?讓全體中學生都修讀「同一課程」?
l   一般高小男生較女生遲熟﹐以至升中時女生成績普遍優於男生﹐為何升中選校時﹐卻要男女共排一隊?男生及其家長有何意見?
l   主流學校裡難以處理的SEN (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使到教師叫苦連天﹐皆因實施了融合教育。 當年甚麼人堅持(或反對) 融合教育?理據如何?今天有何看法?
l   通識科是如何出現的?目的/內容/考核如何演變?今天再起爭議和批評﹐可知當年作決定時有何論點?
l   有人批評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引致階級分化。 為何這兩類學校近年大增?甚麼人反對或贊成?
l   幼稚園學券制如何產生。 為何不適用於中小學?
l   現行教育系統中的監控機制如TSA, ESR, PreS1 等功能何在?有人要求取消﹐將會有何後果?
----

德叔常想﹐香港教育政策的出台﹐總經過大大小小的諮詢和爭議。 今天討論和倡議改革﹐都宜翻查一下舊聞資料﹐好作評議的起點。

2015年2月5日

海洋公園學院

教育心語 20150206
      

香港的海洋公園不單是個遊玩的好去處,更是學習的好地方。海洋公園、濕地公園、動植物公園或工廠一樣,往往是學習該領域的上佳課室場地。
香港的海洋公園本身就是個海洋生物的博物館。而且早在十年前已經成立了海洋學院,設計了多樣化的課程,適應由幼稚園到中小學學生的需要。德叔高度推薦教師同工充分用好這些好課堂,不枉學院多年的努力。事實上,公園的學院長期配備了約廿個教師,專責教學活動。
        只要留心一下海洋公園的各項設施和展品,便可以想像出不少切合課程的學習活動。
        海洋學院為高中物理科學生設計了讓學生親身在跳樓機上測量跳樓時下墮的重力數據、記錄旋轉遊戲中圓周運動的力學資料、設計過山車的軌道等。課程中也包括眾人容易忽略的海洋公園命脈:全園海水的水質控制。與生物科有關的就更多了:大小熊貓、鯊魚、海豚海象海獅海豹、水母、金魚、揚子鱷、熱帶雨林的各種生物等,都設計了與中小學課程相關的活動。學院又充分利用園內各種商業活動和服務,設計了配合生涯規劃和通識科的課程。
        海洋學院更提供送課上門的服務:即由公園的教師免費親到學校上課,為學生到公園體驗學習前做準備的導入活動。
課外全方位學習的優勢,是可以利用校外特有的教材人才,為學生提供另類的學習體驗。
        據悉,參觀動物表演的幕後訓練過程、介紹公園運作的秘密等,都很受學童歡迎,也是極珍貴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