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5月29日

莫再誤導青年人

教育心語 20140530

        學生做生涯規劃,首要知彼知己。
        知彼,是認識客觀環境。知己,是知道自己的長短優缺;對比後從而作出符合現實的選擇,找尋合適的出路。
        如果對現實環境、對未來的世界無知,甚至有錯誤的理解和期望,學生對自己將要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沒有實際的知識、技能和心理裝備下,以「茫茫然又膽粗粗、手空空又眼角高」的狀態,進入職場,焦頭爛額可期。加上缺乏處理逆境的經驗,沒有面對失敗的鍛煉、自癒能力低,便容易產生沮喪、忿懣和反社會的情緒,甚至退縮放棄。
        上述所提的裝備,宜於進入職場前有基礎的瞭解,以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打擊。然而,由學校的老師到家中的長輩,往往給予後輩過時或不準確的資訊,甚至是錯誤的教養內容,致使學生抱着錯誤的心態和期望入職場。
        戰後嬰兒潮現已成了長輩,往往用卅四十年前自己的經驗指導今天的年輕人做生涯規劃;苦口婆心地諄諄善誘: 「要有一技傍身,申請進入一個福利優厚穩定的大機構,安分守紀地、勤懇踏實聽話做事;眾地莫企,閒事莫理;多做事、少說話。然後儲錢買屋買車,結婚生子……」這等話語的危害性在於真假滲雜,出發點善良,誤導性也大。
        因為今天科技與政經急變,全世界(不只香港)的就業形態跟卅年前迥異。師長要向後輩指出殘酷的現實:轉工換職是常態,各地企業和政府均大量採用外判、外派、自僱、專案project based、短期合約和兼職的工作模式。換言之,要學會在動盪的環境謀生。

2014年5月28日

生涯規劃

     教育心語 20140528

2014 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起每年撥款兩億五千萬元,向全港中學提供經常性津貼以加強生涯規劃教育。這筆撥款,說明政府當局重視生涯規劃輔導,然而各校應該如何善用這珍貴資源呢?
一般中學在過去五十年來,都已經設有「升學就業輔導主任」一職。然而,不少學校往往將這個職位的工作簡化。成績較佳的學校,學生多以升學為主,該主任的主要工作便成為提供「升學」信息和為離校學生寫推薦信之類;弱勢學校則多為學生辦些就業講座和職場參觀,近年則多了介紹到內地和台灣升學的途徑等。是以不少學校將這項工作集中在高中甚至畢業班級。
        然而,生涯規劃本來是教育系統中重要環節,關乎每個學生對社會現實與未來發展的理解、對自我的認識、對前途的期盼、對學習的動機和志向、對選修科目的抉擇等等。這些認識和抉擇影響到學生的學校生活和成敗機會。
        學生面臨重要抉擇時,不一定會去找「升學輔導主任」,而多數諮詢剛畢業的師兄師姐等朋輩,或者是最明白自己、最信得過的老師。所以多年來,畢業班的班主任和接觸較密切的活動老師,都分擔了升學就業輔導的工作,甚至是校園常態。
        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其對自己將來密切相關,生涯規劃的工作則更應由初中做起。現行的「學生學習概覽」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就是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應由中一做起:每學年末,跟學生作總結檢視,並為下學年作計劃。

2014年5月23日

展城館

教育心語 20140523

展城館在中環大會堂低座旁,樓高四層。是本港以規劃和基建發展為主題的展覽館;展示香港主要的規劃建議和基建項目,並簡介未來的發展方向。此館2012 年才由美利道停車場遷回來,不少市民並不熟悉。
        建議市民和學生乘行人電梯直上三樓再順序而下參觀。在三樓可先觀賞一套水準甚高的「主題影片」,講述香港不同時代的規劃及基建發展。同層更有展示規劃過程、土地開拓和蛻變中的海岸及天際線等展覽。二樓介紹城市規劃的策略、基建設施、交通及運輸和可持續發展等主題。一樓展品主題為發展與文物保育、香港的未來等。
        該館不時又有城規相關的研討會和活動,值得教師留意。例如近期就有影響深遠的熱門話題:岩洞發展長遠策略、海濱的利用和設計、南丫島索罟灣前石礦場未來發展規劃等,都與課程息息相關。可見此館是很適合地理科和通識科參觀的專題博物館,是宏觀認識香港城市規劃發展的好課堂。因交通方便,更可結合中上環的都市考察活動,比較古今,遙望將來,應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參觀博物館,我都強調事前要簡介背景和資料,現場則珍惜機會多看展示的文物真迹,再作總結,但此館的重點是以圖像或模型介紹宏觀理念,故此教師要結合實地考察和探索。中上環一帶,無論是文物建築保育和土地利用的模式都饒富特徵與爭議。本港九成學生對中上環又多一知半解,教師可細心安排考察重點,開拓學生眼界,實地感受,肯定會學得深刻。

2014年5月15日

厭惡性職務

教育心語 20140516     

現今校園小社會裏學生偏差行為的光譜很闊。
常見的有:遲到曠課、欠交欠帶書簿作業文具、堂上睡覺、測試作弊、說謊和冒簽文件、喧嘩離座干擾課室秩序、胡言亂語講題外話(如無聊笑話或諧音粗口)干擾學習、語言暴力(如色情笑話、污言穢語或恐嚇侮辱)、毆打欺凌(網絡內外)、隱蔽獨行、扮小丑惹人注意、結黨挑釁、偷竊勒索賭博、糾黨行劫、自殘自毁(如撞牆、鎅手、自殺)、吸毒、非禮風化行為、離家出走、販毒、黑社會等等。
品種繁多快變,不下於校門外的大社會。
現今教師處理的訓輔難題比前複雜,遠超業外朋友想像。因為學生的行為,與其個人生理、成長背景、家庭、朋輩和社區環境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校外成人持份者的介入,使到問題不能簡單地當作青少年個人的行為處理。加上社會流行「要求人頭落地」的問責文化、動輒打官司上法庭的風氣日盛,教師步履維艱。
一心「教書」的「經師」,大可去補習社謀生。因擺明是私營業務,大可「唔做你生意」,免了以上各種麻煩。
盡責的學校教師,經師兼人師,必須品學共融,知難而進,實不易為。
訓輔工作,既要有怒目金剛的硬朗、復要有慈悲菩薩的心腸、富涵包公巧斷疑案的智慧、擅長折衝樽俎的手腕;要擔當南丁格爾,又飾演福爾摩斯。這工作,要懂得踐行訓輔理論,團結同工齊心,調動外內資源,方能勝任。
訓輔本無最佳答案。偶有閃失則手尾長。難怪有稱訓導工作是教育界內的厭惡性職務。

2014年5月14日

對職場八大迷思

教育心語 20140514

2014 政府施政報告中,提到要成立職業教育專責小組,以制訂在社區推廣職業教育的策略;提升其形象及質素。
學校裡的學生對職業場所無知或知之甚少,也宜正視。
        在學校裡,本來有負責升學就業的輔導教師,然而不少卻停留在為學生寫推薦信或介紹升學就業途徑,較少宏觀地向學生介紹現今的就業大局和趨勢。也許教師受到本身經歷和培訓所限,較少介紹當今職業的變動形態,致使學生對職場就業有不少迷思,進入職場遇到適應困難。
最近港大程介明教授撰文指出不少學生甚至家長,對就業市場有八大「過時」的假設,值得輔導教師參考。據我理解,程教授指出:
1. 學歷≠經歷≠學力≠實力。
2. 學歷雖非一切,卻是重要的入場券。因學歷會不斷貶值,要終身學習,爭取新的入場券。
3. 讀甚麼便做甚麼的對口就業愈來愈少。大學學歷是共通的基礎,要另加專長。
4. 在職培訓不斷更新,身懷n 技之長,方可適應職場要求。
5. 機構擴縮聚散無常,難託終生。
6. 工作零散化(大量合約∕外判∕外派∕臨時∕專案)的僱傭形態下,僱員與機構的關係薄弱,工種和崗位常轉,鮮有穩定長工,福利和保障也少。
7. 工齡長不一定收入高。
8. 創業固然有風險,打工也不保險;即使加入大機構亦如是。


整體而言,在科技急變、全球化社經轉型的環境下,要有適應變通的心理準備,否則誤判形勢,對就業市場有誤解,既導致對社會不滿,對自己則自視過高或自怨自艾,徒增情緒不穩,焉能安身立命。

2014年5月8日

肉搏散手的理論

教育心語20140509

        在校園現場處理學生偏差行為(如扮小丑干擾課堂、粗言﹑打架、作弊等),沒有簡單的萬應靈丹。
        教師受訓期間,於師範或教育學院課堂上,已經知悉相關理論。故教師需要的,是深入理解和融會貫通,並多與同事切磋取經,或通過實踐總結經驗。
        現今教育界各持份者的要求日高,以往行之有效的強硬方法如今宜少用或謹慎採用。尤其當局勢未明之際,三五秒便要上前處理學生的偏差行為時,可以考慮由「先問後評、多問少評」入手。然後採用William Glasser 倡議的現實治療法reality therapy。因為入手策略採取的步驟是傾談詢問,或可減少場面即時惡化,爭取時間空間轉圜思考,謀定而後動,甚或爭取援手,處理難題。
        William Glasser(他半年前才去世)的現實治療法是協助當事人面對現實,以合理的方式做合理的選擇,去解決困難;使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且導向成功。此輔導方法旨在減少學生不負責任、自殘或玉石俱焚的行為;協助學生發展正向積極的自我形象。
        輔導過程之初,師生當然要有一定的信任關係。一般是先協助學生澄清和界定其行為背後的目標,然後釐清其中的障礙,並探討達至目標的各種途徑。最好由學生自覺認識到剛才的行為實際上不能達到其目的,甚或有負面影響。然後探索訂定一負責任的可行計劃,付諸行動。
        我們希望學生通過這個負責任的行動計劃,經歷成功,從而讓學生感到自我的價值、提升自我形象,遷善改過,發揮潛能過一個有生命力、「自治自律」的人生。

2014年5月2日

羞恥感和罪疚感

教育心語 20140502

Adam Grant 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Raising a Moral Child。談到學童做錯了或有壞行為,師長回饋的評語要小心。因為一個人做了壞事錯事,往往可能產生「羞恥感」或「罪疚感」,此兩者的成因和後果大不同。
        羞恥感近乎「我是個壞人」的那種感覺;罪疚是「我做了錯事」。
羞恥是對自我人格作負面的評斷,破壞性極大。容易引致自我感覺不良、我毫無價值、自暴自棄,覺得「一件穢,兩件又穢」甚至會做出過分激烈的消極反應和行為,變本加厲,一錯再錯。因為這評斷關乎其個人的人格,面對外人的指摘時,要麼口硬不承認,要麼就採取「軟皮蛇」的消極態度,「我係咁嘞,咁又點吖!?」
罪疚感則是評斷自己這個行為做錯了。孩子產生罪疚感時,多數會感到懊悔和惋惜,會企圖解釋事情的經過,失誤的原因,或者希望可以通過好的行為彌補,會關心和理解受到他傷害的人的感受,或會打算糾正錯誤。
        有羞恥感的兒童多是逃避者;有罪疚感的兒童有機會是修復者。
        故師長面對孩子不當行為時,要留意不是讓孩子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壞人;而是讓他知道要負責和感到愧疚。中國人傳統說,要讓孩子「知恥近乎勇」,其實是知「不足」而努力。
        故師長可向孩子表示自己失望之情,而非絕望而放棄;向孩子解釋失誤的原因並如何改正、扭轉局面,而不光是發泄不滿。關鍵是向孩子表達你對他有高的期望。「你是個好人,想做好事,今次做錯了,但往後應該會做得更好的!」

2014年5月1日

培養孩子關愛他人

教育心語 20140501

Adam Grant 是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他在新書《給予和索取:成功的革新方法》Give and Take :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中,談到怎樣教養出有道德的子女。
        教育學的教科書強調一些重要的教養竅門之一,是師長宜誇獎孩子的努力,而非能力,則孩子會產生更強的努力心態,變得更有上進心;批評時,則不宜將失誤挫敗歸因於學生的天生因素、家庭出身和歷史等不可控因素,而應着眼於學生可控或可改變的因素。
絕大多數父母都認同和重視「栽培孩子成友善、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甚於所謂「飛黃騰達的成就」。然而如何方能教養出關愛他人的孩子呢?Grant 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引述以色列的一項研究發現:重視友善、同情的父母,並不能保證教出這些價值觀的孩子。
        實證研究顯示:讚揚比獎勵更有效強化關愛他人的行為。獎勵可能誘導學生過份計算「關愛∕慷慨」有否好處才去行善,但口頭或精神上讚揚卻能彰顯「與別人分享」本質上就是高尚的。
        然而,我們應該讚揚其「關愛行為」還是其「本人」的品格素質呢?換言之,是讚賞孩子: 「你這樣做真幫到人」,還是「你真是個善良而樂於助人的孩子」?

        Joan E. Grusec Erica Redler 研究指出:稱讚孩子的品格,能幫助孩子們把關懷和慷慨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又有研究指出:稱讚初小學生是「好幫手」比「來幫我」更好;叮囑孩子「莫當作弊者」比「不要作弊」有效。簡言之,鼓勵孩子正向成長,用名詞比動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