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

打擊自學的動機

教育心語 20130719

  教師打擊學生學習動機﹐往往並不自覺。
  有位年青教師告訴我﹐她每次評改測驗卷之後﹐再花心機將各生的考卷按高低分排列﹐然後於班上派卷時﹐按高低分次序唱名派發。唱到五十分以下時﹐便公佈:「以下同學不合格!」她坦言﹐此舉旨在剌激學生的士氣﹐希望差生「知恥近乎勇」!
  
  然而﹐差生真的會因知「恥」而改善﹐還是因「恥」而氣餒放棄?對差弱學生的惡劣學業表現﹐駡個狗血淋頭﹐使之自覺不如「一舊乂燒」﹑地底泥﹑死蠢﹑行屍走肉……等等﹐也許是描述實況﹑目的也許只是發泄教師的心中感受﹑或者是想激發學生上進之心﹐但聽在學生耳裡﹐烙在心中後﹐又是何種果效!特別是經過多年失敗的經驗﹐差弱生自覺缺乏能力學習﹐形成低弱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於是為了免於失敗出醜﹐便表現為逃避面對困難﹑拖延﹑稱病不參與甚至搞亂局﹐免得顯示自己真的無能。 這種悲觀絕望﹐自暴自棄的情緒﹐是典型「習得的無助」的表現。
  當學生覺得:任務太難﹐力不能逮﹐無論多努力都不會成功時﹐自然會消沉放棄。 老師便定論:他們拒絕學習!
  正常的學生都不會相信自己會由零分突然變成滿分﹑都不想參加一場必敗的考試﹑不會學習一種永學不懂的外語。 上句所提的「不相信﹑不想﹑不會」全都是其自我感覺。 其最實在的証據﹐往往來自身旁的教學專業人士-----教師。 故欲學生肯學﹐教師宜與學生設訂合適的目標﹑製造成功的機會﹑授以過關的技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