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

也談【自主學習】

教育心語 20130628

         解決學生無心向學或不積極學習的難題﹐ 是全世界千古以來的老大難題﹐似乎於今尤烈而已。 是以有心人想辦些工作坊或教師專業培訓活動﹐讓教師們懂得一招半式﹐甚或學得某種教學模式﹐使到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樂於學習和善於溝通等﹐以促使學生奮發向上。 倘能成事﹐實天下至大的功德。
        教師們在師範或教育學院早已受訓﹐修讀過相關課程。 看來教師所需者﹐可能是如何因時制宜﹐結合理論與實踐﹐認真花心思備好課﹐與校內同事們一起落實執行。 原來上文這一句﹐對教師來說﹐卻是無底深潭﹐雖努力終身﹐也難保証做得好。 因為優秀有效教學所需要的﹐乃是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學科教學知識」﹐是融合了本科專業知識﹑教學法﹑掌握學生心力和環境因素而成的能力。 是以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者未必是好教師﹑勤懇盡力而不理解學生心力的﹐也幫不了學生進步﹑熟誦教育理念而不諳現實條件和政策者﹐亦不能在學校課堂裡生活﹐遑論化雨春風﹐頑石點頭。
        撇開學者的專門術語﹐對家長和老師來說﹐自主學習就是:當沒有師長在旁﹐學生仍會主動積極懂得學習。 在課堂而言﹐學生更留心專注參與學習。故自主學習不會讓教師少教些﹐而因學生懂自學﹐其基礎更寬廣札實﹐可以學得更多更深入﹐教師要面對更多新挑戰。
要學生自學﹐教師就要掌握好以下三者的關係和關鍵:激發並保育學生的學習動機﹑養成自學方法和習慣﹑營建有利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談何容易!

2013年6月21日

巴西高中生必修哲學

教育心語 20130621

  剛拿到2013 年法國高考哲學試題了。
文組考:1. 語言是否只是一種工具?2. 科學是否僅限於觀察事實?
數理組:1. 不關心政治是否能道德地行動?2. 勞動是否能讓人認識自己?
社經組:1. 我們對國家有何義務?2. 缺少認知,能演繹嗎?
熟悉法國教育的朋友指出:近年多次都考國家的性質、個人與國家的關係,與歐洲一體化有關。考勞動和工作,與現實中的高失業率有關。看來哲學不單是理性的思辨,更與生活息息相關。
巴西的中學生在1971 年以前也曾要修讀哲學,但軍政府統治期間停止了。2008 年新政府上台,恢復了哲學課。有人認為哲學有助於公民行使公民權,但大學裡的學者卻不一定積極: 「學生幾乎不會讀寫,教哲學不是很蠢嗎?」支持者卻認為現實中的貧富懸殊、社會中的不公義,暴力、貧窮及毒品等社會問題,就是發揮所學的絕佳環境。
據《台灣立報》資料,巴西公立學校的情況並不樂觀。教師常超時工作而且低薪,哲學教師尤其不足。學生多半來自貧困家庭,不少靠領取綜援才得讓孩子上學;迄今巴西近二億人口中,仍有1500 萬是文盲,3000 萬是功能性文盲。
事實上,有學生表示:大概教師也不一定相信學生真的明白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或關心柏拉圖的靈魂,故此師生多透過權威的二手文獻來理解哲學家的貢獻,以應付考試的標準答案。等而下之的,便教學生記住沙特是哪一國人之類。
看來,無論教哲學或公民教育,不光是課綱和理想,更在實施的神髓。

2013年6月14日

法國會考哲學科試題

教育心語 20130614

法國的高中會考﹐哲學一科乃「必考必修」。廿年前首見該科試題﹐大開眼界。 近年兩岸三地高考改革時﹐總有人拿法國的哲學考試來對比。
今年的試題未到手﹐就先看看過去兩年的試題 不同組別的題目有異﹐但都考四小時﹐三題選一 其中第三題是評論哲學文獻選段
2011年文組哲學試題:1. 我們能否證明一項科學假設 2. 人類是否無可避免地會給自己施加某些幻想
理組試題:1. 文化是否會扭曲人類的本性2. 人們是否有理由去與事實對抗
經組:1.「自由」是否會被「平等」所威脅(自由是否因平等而受限) 2. 「藝術」是否比「科學」不必要
音樂與舞蹈技術組:1. 對自我的掌握是否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2. 對於「不公正」的感覺,能否讓我學習到何謂「公正」?
2012年文學組考題:1.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呢 ? 2. 所有的信仰是否都處於理性的對立面 ? (所有信仰是否都不理性?)
理組:1.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2. 我們是否必須追尋真相?
社經組:1. 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2. 自然而生的慾望是否可能存在?
每年試題既出﹐傳媒都會請學者和政府官員們試答﹐並會引發一番爭議 皆因這類問題﹐一般都沒有固定答案
華人精於考試﹐有人拆解過歷屆評分標準﹐已析出一定的答題套路,只是其標準不在於唯一正確答案或結論,而在其間引經據典和論述邏輯的完備與嚴密性而已。
一直懷疑:華人教師基於其成長經歷和文化﹐能否勝任這科教職?

2013年6月6日

學生不務正業?

教育心語 20130607

  台灣有一間學校﹐每年高一學生要去十二天「單車環台.壯遊台灣」作為學校指定課程﹐該校視之為例行的「成年禮」。初三(九年級)生則分兩團,要進行十二天的港泰和馬新國際遊學旅行,這也是他們完成初中教育的畢業之旅。而每年五月﹐小六同學則有「圓夢雪山」之行;在台灣雪峰上接過小學畢業証書。
  可以想見﹐初次離開家長﹐攀登雪山高峰﹐家裡的大人是何等的提心吊膽欲斷魂! 但這一切都值得。 家長們也許會牽腸掛肚幾天﹐當接回「變瘦了﹑變黑了﹑變壯了﹑受苦了」的孩子時﹐也同時接回了一個「新人」。 學校負責人李萬吉相信:通過這些歷煉﹐孩子會對山野自然更謙卑,對人際相處更柔軟和諧,心志更堅強成熟,胸懷眼界更高遠寬闊!
  教育不單在課室校園裡進行。校外的生活實踐歷煉﹐「讓知識因為有了實質的經驗而更穩固,讓經驗因為有了豐富的知識而更深刻」。
  所有這些課程得以實施﹐全賴教師細心的設計﹑事前為學生作好心理準備﹑支援團隊背後的安排﹑過程中的微細照料。 其實更重要的是領導層的識見和堅持﹑家長的理解和信任。 直升機父母和怪獸家長大概也不會讓孩子進入這所學校﹐遑論讓子女捱風雨上雪山﹑落荒野入窮鄉後才算畢業。
  十多年前﹐香港教育界曾倡議每天放學後﹐學生自行清潔課室校園﹐竟惹來一些家長﹑工會等反對﹐理由是要保証學生的安全和保險﹑影響工人就業﹑學生「不務正業」等等...唉!

2013年6月1日

德育故事

教育心語 20130531

  近月在港澳兩地訪校超過廿間。關於德育教材方面,見到不少學校已經不再倚重教科書,而代之以活潑多樣的生活化教材,不少更是校本設計。
  教法也不再單調地由教師單向講解說明,更多是堂上互動和討論分析,甚至角色扮演辯論和體驗學習。
  一般學校固然已充分利用教育局、廉政公署等政府部門與大學合作開發的教材套,更有利用坊間通識科教材作為參考,剪裁其中適合學生的部分,供學生討論。又有由教師選用雜誌報刊的名人訪問、網上的故事文章和圖片、時下的新聞故事、YouTube 的影音資料等。可以想見,學生的反應都比較熱烈和親切,討論也較積極。以往我們品德教育,也是由故事入手。但所用的教材,倡孝道則是黃香暖席、臥冰求鯉;艱苦求學的則是囊螢映雪、鑿壁偷光;誠信的故事會是徙木立信、季札掛劍;論交友是管寧割席;講拜師是程門立雪。
  俱往矣,這些故事連新一代教師大概也茫然不復知悉,師生對於華盛頓砍掉櫻桃樹或雷鋒的捨身救人,都覺得太遙遠了。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不少逆境求存、努力成材、無私付出、感恩圖報、艱苦仍奮進、困乏卻多情的真實故事,何需外求。故事愈接近今天、人物愈熟悉,才更具感染力。故各校宜多發掘學校的社區資源,包括校友、教師和家長的成長故事,由舊生現身說法,給後學弟妹忠告。
  曾有教師同事連考七次會考才得入讀預科升大學;帶刀上學欺凌過日的差生,迷途知返做教授的故事,不是更有戲劇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