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孩子按年齡分級,將學生分班,由不同的教師按既定時間表進入課室,按既定的課程順序分科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即使在歐美所謂先進國家,歷史大約也只有二百年左右。之前則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學,故一般民眾入學校讀書的歷史更短。
迄二十世紀初,上學的機會仍然稀少而難得。一般皇公貴冑的子弟則多由家中私家教師教導。以英國為例,貴族階級讓他們的孩子集中起來,共享各家族的私人教師,才稱之「公學」public schools。其實是貴族們才可以進入修讀的學校,如伊頓公學等是。
歐美一般城市民眾的子弟,多在廿世紀初才有機會進入大規模生產模式的學校讀書。二次大戰後,才逐步實行普及教育。
中國於1906 年廢科舉行新學,才逐步引入現代學校制度。1950 年代,香港新界卜卜齋式的舊式學校才逐漸式微。
現代的學校制度,由校舍的外形模樣和上課的方式和理念,基本上都是移植自大規模生產線的模式。教師是精細分工生產線上的裝配工,各司其職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一如工人將零件裝配上機器,或製衣工人將衣領衣袖口袋或鈕扣連上定式裁好的布上。成品形式統一,經檢測(考試)符合標準方可出廠,否則都是廢品(無畢業證書)。
這種教學模式,假設教學是「過料.加工」。教師講了便算教了,教了就當學生學了。但實際上,學校教育的原材料(學生)個個不同,不是教師傳輸了,學生便必然接收到。所以教師不應視自己是「過料」的裝配工、傳菜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