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0月26日

提問技巧與大聲想

教育心語 20121026

        再有幾間學校要求辦「提問技巧」工作坊。 這個課題﹐近十年已屬老生常談﹐老師們耳熟能詳﹐聽到耳朵起繭了。 為何仍然不斷重複?原來學校的外評報告中﹐這仍是課堂最常被批評不足的環節;又或可能是教師聽得多卻做不到﹑沒甚改進。
        一般問問題﹐是不懂答案的人向已知答案的人請教。 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卻是「明知故問」。 由一個已知答案的人﹐問一個未知答案的人﹐卻又要對象答出期望的答案。
因為提問是師生互動的環節﹐部份教師為免單向齋講之譏﹐堂上便不停提問﹐結果由「滿堂灌」走到另一極端:「滿堂問」。 更因思慮不周﹐不少提問遂流於為問而問﹐太淺固無意義﹐太深而得不到期望答案時﹐便愈問愈淺;於是便被評提問技巧不高。 其實是準備不足!
堂上問學生﹐有時只是提點學生專注﹐不要旁騖;這是課室管理的技巧。 有時讓學生答問﹐旨在讓學生有點表現﹐讓其發光。 很多時﹐教師課堂上問問題﹐只是順口而已﹐隨即自問自答;根本不期望任何回應。 這樣的問﹐只是演講技巧之一。 在齋噏教學法中﹐為了串講清晰﹐於重要門路﹑錯綜複雜的關鍵﹐問個問題﹐有點停頓﹐讓學生有足夠時間思索或整理;又或故作懸疑﹐營造氣氛而已。
教師若要串講清楚而學生聽得明白易於吸收﹐則必須明瞭學生的前備知識﹐掌握其思路﹐深明其中難點和訣要。 於是教師講到關鍵處﹐便代學生問﹐然後自答。 這種教法﹐是「大聲想」教學法。

2012年10月19日

邯鄲學步

教育心語 20121019

 
 
  莊子《秋水》篇有個故事(或寓言):燕國壽陵有個年輕人,聽聞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風度姿態特別優雅,便到邯鄲學習人家走路的方式。豈料久學不成,卻連自己本來如何走路都忘記了,最後只得「匍匐而歸」爬回家鄉。
  這等例子,觀課時屢見不鮮。
  有些老師以為有外人來觀課,便準備做一場「大龍鳳」以示尊重。又據聞時下流行合作學習法,要求課堂多互動,要用上甚麼影音多媒體才算是好課,便生搬硬套,將各類教學手段都倒進藥煲,以為精心製作一劑「廿四味」奉客。於是臨急周章到網上下載一段視頻在堂上播放;簡單三五句便說得清楚的論點甚至事實定義,卻強要學生分組討論,以「探究學習」代替齋講教學法。
  然而有些老師平日慣於直接串講,根本不熟習操作影音器材,堂上雞手鴨腳搞了一輪,經由學生插手才斷斷續續播完。效果固然不佳,也浪費時間。有些課題,根本毋須討論,卻硬要學生分組研討。研討活動事先倘無足夠輸入,沒有靜思加工的時間和空間,討論又焉會有好的產出?塘水滾塘魚式的對談,往往流於閒聊野話,無效外更易滋生秩序難題。
  教學方法與內容,需與時俱進方能配合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特性。教師工具箱中備有多種法寶,甚至用科技手段協助教學,提升效果,是努力的方向。然而教師各擅勝場,工具亦各有功能,用得其所,果效方顯。誤用濫用,畫虎不成,倒不如串講得清楚有趣,免得招效顰之譏,匍匐而歸。

2012年10月12日

一堂好課

教育心語 20121012
 

  香港教改十多年,觀課文化逐漸成形。對於好課的標準,業界也漸有共識。然而也尚有不少誤解和誤用,有待澄清。
  資深教育工作者閒談間,對香港近十年來的課堂的評價整體而言是正面的:我們的課堂質素提升了。特別是小學的進步比中學大、文科的進步比數理科大、學生的進步比教師大、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的進步大。這個「進步」,乃相對而言,可能是起點較低有關。這僅就課堂表現而言,不談國際間的幾個大型評比的結果了。就此而言,教改是有成效的。
  十年來觀課不下數百節,對於怎樣才是一堂好課,有個基本看法:教師講了不等如教了,教了不等如學了,今天學了不等如學得牢固,不表示懂得應用(用於生活、進一步學習或考試)。
  好課的標準,是學生學到了,學得牢。當然堂上一時間難以測試評量其學習成效。但多年的經驗積累下來,我們在課堂裡會更多關注學生是否專注投入,學生的面容和學習反應、課堂的氣氛是否活躍生動。孩子們認真學習時,眼睛是發亮的;思想受到衝擊挑戰時,多少都反映到肢體語言甚至坐立不安;感情受到觸動,更溢於言表,面容聲調都變了。無聊的眼神和木無表情的面容,東歪西倒的坐姿和沉悶散漫的氣氛,就算門外漢都知道教學的失效。
  好課,不是「做大龍鳳」,不必歌舞連場、變魔術翻筋斗、不一定要搞些甚麼分組討論、角色扮演、重複匯報、豎指頭拍手掌。這都是手段。關鍵是「學到」。

 

2012年10月8日

惡人上課

教育心語 20121005

        很多小學都有規定:小息午飯時間完結之時﹐全校學生都要停止活動。 不少更要求各孩子凍結動作﹐即「定格」。
        早前到某地區屋村名小學探訪﹐上課鈴聲一響﹐眾學生仿彿電影停片的樣子「定格」動作 當值老師檢視全場後﹐用擴音器指示:「現在G區同學可以去排隊﹐其餘各區同學仍然安靜站立﹐直至聽到指示」。 原來全校操場分成七個區域﹐要分區有序解凍。 德叔見識少﹐還是首次知道有分區解凍之 規矩﹐可見一斑
        學校社工告訴我:該校以「校規嚴格﹐學生良」而著名。 其訓導主任更是嚴肅惡人之最。新上任的校長最近觀訓導主任上課﹐全班同學更加鴉雀無聲﹐噤若寒蟬。 校長見到身旁男孩不停的流鼻涕﹐便著學生揩抹乾淨。 但男孩表示不用了﹐繼續留心看著老師講課。 鼻涕留到唇邊﹐便用力吸回鼻孔內。 校長不忍﹐問男孩有沒有紙巾?男孩只是不言﹐點頭示意並將紙巾放到枱面上﹐就是不敢清潔鼻涕。 校長拿起紙巾﹐要男孩揩乾鼻水﹐結果男孩共包了五包大雲吞
        男孩下課後說﹐他怕嚊鼻涕時發出聲音﹐干擾上課﹐老師會罰!
        鳴呼!老師的威嚴大矣哉!
        校長想安排我向該校教師講一課愛心和關顧孩子的真諦。 唉﹐大人大姐﹐怎會聽一個講座就會變?特別是當全校教師覺得多年努力才修得「校風嚴謹.學生良」的正果﹐怎會輕言放棄此優良傳統﹐萬一出了差池﹐動搖國本﹐誰人負責!
        學校文化又豈是外人說三道四所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