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0月29日

缺課與遲到

教育心語 20111028

 
  缺課和遲到都影響學習。缺課遲到的比率,是學校生活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眾所周知:即使有病,請假與否也很視乎學生的心態;主要是其學習的熱情動力或責任感、學校生活的吸引力。
  是學生無心向學?責任感不足?生活時間顛倒遲睡?用各種藉口留在家休息?用盡各種理由遲一點起床回校?不介意遲到?不介意缺課?不介意處罰?不重視學習?家裡無人管:家裡沒有人在意他到底有否回校和是否遲到?學生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不明白今天的學習對他們將來的好處?又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將來?也許以上全都對。古人說要反求諸己。那麼可能要問:問題會否在我們老師和學校這一邊呢?
  如果覺得回校學不到東西;如果課程不切合生活需要,上課時很悶;如果學校裡沒有吸引的活動;學校裡沒有好朋友;如果在學校裡沒有機會成功;如果在學校裡經常要受挫折和打擊、揶揄和漠視;如果回校會受到同學的欺凌;如果老師上課的課程太深,根本不明白老師課上的講解。如果……
  一位資深駐校社工就其處理的「問題學生」案例分析,指出不少所謂「問題」,主要還是學生覺得上課很悶、學不到東西,當然沒興趣做功課、也交不到習作,於是就曠課、遲到、上課時就睡覺、不守規矩秩序以至搞事。遇到老師責備,或受到挑撥刺激,便會容易起哄甚或搗亂,或與老師對峙等。關鍵是通過實際生活,讓學生知道教師真的為他們花心力外,更要教得生動有趣。

2011年10月21日

課室管理「散手」

教育心語 20111021 

        教育學院間中會邀約我等「老鬼」客串一兩節課﹐向「新進後學」講授三招兩式﹐以處理課室裡的「煩人」或「越軌行為」。以期掌握到一些法門訣要﹐以止血止咳。
        其實世間那有簡易上手﹑即食快餐式的萬應靈丹﹐可以療雜症﹑治百病?何況時勢急變﹐學生的越軌行為層出不窮﹐傳統古方也不一定適應變種新病毒。
        但行走黌宮四十年﹐倒是聽聞不少故事﹐或堪供新進教師參考。
某著名男校中文科老師走進中四級課室﹐當全班起立敬禮之時﹐發現坐在前排的一個學生趴在桌上睡覺﹐不理會班長提示行禮的呼召。但見其桌上以白紙摺起三角形紙牌﹐上書「心情不佳.請勿騒擾」八個大字。全班同學均抱著看戲的心情望著老師﹐靜待反應:看你如何解拆難局。
德叔也嘗遇過類似情況。話說某日捧著一叠己經批改好的習作簿進入課室﹐順手交給前排其中一位同學:「請代派回給同學。」隨即準備上課。豈料該生說:「不派。」然後坐下耽天望地,不瞅不睬。全班也等著看戲:「如何收科?」
學生這些「非常」行為背後原因很多﹐可能是上一節課接獲不合格的成績而生氣﹑也可能跟老師同學不和而心情不佳﹐也可能是昨晚父母或家人爭吵而不想上課﹐也可能是藉此表達對你的不滿。
此情此景﹐首要「不做」以下行為:假設學生刻意對你不敬﹐為了維護教師尊嚴﹐便教訓甚至責駡學生「無禮」。
何不關心問候﹐找緊機會下台﹐化解僵局﹐課後才處理?但一定切記要處理﹐否則便是向學生示範何謂「無能」。

2011年10月17日

古銅鏡的背面

《教育心語》20111014  
馬家窰彩陶 (仰韶文化)


     帶學生到博物館學習﹐是將課堂搬到一個新鮮陌生的環境。 備課時﹐要備人備物之外﹐更要備環境流程﹐這就比課堂教學的備課更細緻周詳方有成效。
     博物館中寶物能否成為學生的滋養補品﹐教師的導賞功力是關鍵。多年來都提醒教師:莫將學生交給博物館的導賞員﹐便算「交差」了事。 倘若使用博物館提供的導賞員服務﹐也得先與導賞員溝通﹐說明今次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特性。 當然最好還是自己親自講解。
     教師是展品與學生間的橋樑。 因為博物館專家關注的事物與學童的想法往往有大差距。
     茲舉一例:不少博物館中都有展出古代的銅鏡。 對學生而言﹐無論那是漢﹑唐﹑宋﹑明或甚麼時期的古鏡﹐必然首先想看一下﹐這古鏡能否像今天的鏡子一樣﹐可以映照到人的容貌。 然而﹐我看過各博物館不下數十個古銅鏡﹐其展示方式﹐不約而同都是將鏡子的背面向著觀眾﹐因而觀眾不可能從鏡中看到自己的容貌。 因為用作映照容貌的一面﹐都是光滑平坦﹐全無「特徵」。 文物專家關注的文化裝飾特徵﹐美學風格﹑時代印記﹑銘刻文字等﹐基本上都在鏡的背側面。 是以專家們都傾向展示鏡子的背面。
教師就是要當專家與學童間的溝通橋樑﹐介紹展品的背景和資料﹐並引導如何欣賞展品。
即使花了幾萬元飛去巴黎羅浮宮遊學﹐看過「蒙娜麗莎」的真跡了﹐又「學」到甚麼呢?見過踏燕飛馬或金鏤玉衣﹐到過金字塔或莫高窟了﹐怎樣將景物展品結合學生先備知識﹐引發討論和思考?這全都有賴教師事先備足課﹐現場靈活導賞才成。

2011年10月7日

分組討論【蒙娜麗莎】

教育心語 20111007


  據說提倡上課宜多互動,不宜「滿堂灌」,是以有些教師便「滿堂問」。據說要讓學生多參與,於是每堂都要學生分組討論。
  曾於一節小二數學課,見過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各種三角形的名稱:三邊不同長短、三邊相等、三邊中有兩邊相等。讀者們都知道:三角形的名稱怎可討論?
  月前觀課。是一節綜合人文學科課堂教「文藝復興」。教師拿出《蒙娜麗莎》的複製品,要初中學生討論:你對她的微笑有何感覺?學生沒有先備知識,沒有輸入,怎有輸出?於是亂說一通:安詳、作狀、笑裡藏刀、陰險、豬扒傻笑……不一而足。發表議論後,教師也沒有總結和引導,只說各抒己見,勇於發言,很好,便算教完了。下課後,觀課的問學生:甚麼是文藝復興的精神,與蒙娜麗莎有何關係,各生瞠目結舌,茫無所知。
  其實,只要學生接受得來,清晰有條理地單向講授又有何不可?能由學生的基礎和生活入手,加配視聽教材,串講得生動有趣就更好。然而,為了應付觀課而做大龍鳳,亂搞小組討論,卻沒有選對題目,產出要求說不清、事先既無輸入、其間又欠引導、事後更無總結和鞏固。評得重一點,就是生搬硬套,浪費學生的光陰。
  天下間哪有一種萬應靈丹式的教學法,可以適應各種學生、適切不同課題和教學目的?有些學校要求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和程序,都有嚴格的規限,甚至精準到以分鐘計。這使我想起八股文體與古人的故事:刻舟求劍、邯鄲學步、東施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