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3月7日

局外行家

教育心語 20110304

  對於出席國內教育研討會﹐一向少抱期望。 因為發表的論文和意見﹐多水份﹐少實料。 不少更是應酬的急就章﹐再不就是套話連篇﹐高大空地講應該如何如何﹐而少有實質的研究成果。 然而﹐沙裡淘金﹐間中也一些有精句金句或堪發人深省的見解。 所以﹐年中還是會珍惜出席的機會﹐探問最新脈搏。
  去年在華南師範大學參加一個國際教育研討會。 會上聽到一位國內的教授提出值得省思的說話﹐大致上是:「各位前線的校長﹐以後還是少講應該怎樣做﹐而多介紹你做了甚麼!哪些有效﹐哪些無效!大學的學者們﹐以後多到教育前線觀察正在發生甚麼事﹐總結出有效無效的原因。」此話的確是針對教育界時弊的金玉之聲。
  大學教育學院與前線教學本是唇齒相依。 前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智慧﹐是大學學者研究的活水之源。 前線教師再好的經驗智慧也要騰出空間和時間﹐才可以梳理總結出其中的所以然來。 但前線教師實在太忙﹐甚至也許缺乏足夠的培訓去系統化地整理珍貴的資料和實踐的正反經驗。 大學與學校合作﹐雙劍合𤩹,方是正路﹐也是出路。
  教改多年﹐實在需要將課堂裡雜亂隨機的經驗梳理﹐去蕪存菁﹐反饋前線教學﹐指導實踐。 更需要前線的經驗專家作某種形式的抽離﹐退後一步﹐並有足夠空間和資源﹐作好這項重要的「知識管理」工作。 教師也實在要這類「局外行家」點撥﹐以內行人的語言和心態提意見﹐方可以將教改的良好願望和理念落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