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語20111112
兩年前﹐龐永欣教授在本欄提過華東師大顧泠沅教授跟美國學者討論中美教育的長短時﹐講過一個《三個饅頭》的故事。 話說有個和尚肚餓﹐吃了一個饅頭﹐覺得不飽﹐便吃第二個﹐吃了也不飽﹐便吃多一個。 他飽了後便發議論:原來吃第三個才會飽﹐早知便只吃第三個饅頭。
顧泠沅比喻教學是三個饅頭,第一個叫做知識概念;第二個是概念之間的連接,叫原理;第三個是解決問題的策略。美國重視搞解决問題,結果沒有吃好第一﹑第二個饅頭。可中國多年來紿終在吃第一﹑二個饅頭﹐現在發現要吃第三個饅頭才飽﹐便嚷著甚至呼籲要集中吃第三個饅頭:學生應多學習應用策略和解難能力。
美國學者舒爾曼聽故事後拍案叫絕:我們美國就是沒有吃好第一二個饅頭﹐中美可以互相補足和學習。 後來顧泠沅去美國再會舒爾曼﹐舒指出:我們美國人不吃饅頭而吃三文治。三文治是把不同東西夾起來吃的。 給孩子吃的三文治內容夾法跟成人有別。 所以顧教授指出:現在不是用解決問題﹑分析問題來取代基本知識和技能﹐而是三者在不同的年齡段如何取得平衡。看來關鍵在怎樣找出各學習階段三個饅頭的均衡組合。
近來跟老師們一起備通識課時﹐留意到困難之一是:學生(甚至老師)沒有吃好第一二個饅頭﹐便忙著吃第三個饅頭。 看來在中四五宜解決好知識基礎;同時在兩個饅頭中夾雜引起食慾的醬汁﹑富營養的美味配菜﹐在中六則多側重「融通答題」﹐學生才吸收得更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