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3月26日

學習面對死亡

教育心語  20090313

         
  年前母親在美國病危﹐德叔囑在紐約的兒子於周末到波士頓探望﹐陪嫲嫲談天﹐免她寂寞。
  兒子問﹐談甚麼好。          
  我何嘗懂得如何探病?特別是面對著一個絕頂聰明﹑洞察世情﹑將要離世的老人﹐入世未深的年輕孫兒該怎樣開口呢? 生老病死本是人間正道。奈何我們的文化﹐諸多棹忌﹐少有指引我們正面處理。是以我們對探病送喪﹐心存逃避﹐也處理不好。          
  我十六歲時﹐父親離世﹐開始了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這些年來﹐兩個好友先後去世﹐為要協助籌辦喪事或致悼詞﹐也剌激我對生命多所反省。加上媽媽染上癌病﹐身邊少年學生卻接連輕生﹐使我感觸更深。於是讀了一些生死教育的書﹐深覺生命教育是大學問﹐應該讓中小學生學習。          
  替媽媽辦喪事的殯儀館﹐派來一位殯儀的專責人員﹐其職業銜頭是:Service Counselor and Funeral Director。 跟他談起﹐知道他在大學本是修電腦的﹐畢業後再到一間殯儀學院修讀了16科才畢業﹐取得《殯儀服務應用科學副學士》。畢業生要對各種族文化的死亡哲學﹑風俗沿流和禮儀﹐都要瞭解和處理得體﹐真是一門學問。          
  幾年前(約2001)屯門醫院一批有心的醫務人員和臨床心理學家﹐眼見不少喪親小學生面對家長離世而深受創傷﹐辦了一個輔導計劃:由醫生和心理學家培訓中學教師和社工﹐再指導這批成人培訓中學生當喪親小學生的兄姊﹐一起面對新的生活。取得成功後﹐曾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再辦了兩年﹐有頗佳口碑。但這等好課程﹐卻未必能持續開發和推廣﹐甚為可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