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旁人不能代勞

954           v 20240906

  

    教師將資訊有效傳輸給學生﹐要清晰有條理的展示之外﹐更要提示學生如何把資料跟學生原有的知識系統結連。

    教師常要喚起學生原有的記憶﹑例如:上節課或其他科目已提及的知識點﹑日常生活中的經歷﹑遇過的難題﹑與相關課題的異同等。也可以提供圖象視頻﹐讓學生有影象的記憶﹐通過視頻動畫呈現的演變而瞭解事物變化的過程。甚至可以通過聲調和押韻﹑旋律和節奏的印象﹑場景氣味的關連﹑觸覺的刺激等連結。

    只有連繫到原有思維系統的知識點或概念基模schema拉上關聯﹐資料才放得牢固﹐也較容易尋回。有人作過研究﹐學習一個英文生字﹐往往要連上七個線索才記得實。也就是要在多個場合或情景脈絡中接觸﹑重遇或應用﹐才會印象深刻而記得牢。也就是傳統所謂「觸類旁通」﹐掌握其來龍去脈﹑能舉一反三。

    是以教師多舉些實例和比喻﹐有助學生多方連結。倘只靠口中唸唸有詞﹐重複死記硬背﹐往往稍為分心走神便忘記﹑考試用後便空白一片。又例如:初相識的朋友﹐只知其名是Peter, 會容易忘記。多問兩句其中文姓名﹑工作﹑衣飾和嗜好特點﹐找到共同朋友圈的合集﹐印象才較深。

    各人腦中知識結構殊異﹐整合腦中新舊資料﹐必須由學習者主動作為才成﹐外人不能代勞。故學生學習必然是「自主」的。旁人不能代替學習者「溫習」或「讀書」。旁人只可提供條件﹑搭橋指路﹐提點容易誤解混淆的細節﹐撥開干擾的迷霧﹐示範解難的程序。

     旁人重複囉囌﹑三令五申﹑耳提面命﹑機械裝置警示﹐也可以有果效。當然﹐分享經驗﹐有同理心地鼓勵打氣就不在話下了。

## 

教師如果只起著過料的功能﹐很快會被 AI 取代。如果能協助學生整合腦袋中的知識﹐看來不易被機器取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