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

親師溝通

908    n  20231013

 

 

    在校本家校/親師溝通工作坊上﹐提到要理解親師彼此的特點和差異。須知多數家長都是未學過怎樣教子女﹐便要上陣肉搏。新手家長經驗不足﹐隔代家長經歷可能過時﹐面對心肝寶貝﹐進退失據﹑手忙腳亂﹑犯點錯誤﹐可以理解。而教師則是號稱受過教育專業訓練的專家﹑每天又面對著幾百個青少年學童,甚至有十多廿年的經驗。相形之下,社會人士要求教師交出的表現,明顯高於家長。

    何況學校教師是一個專業團隊,可以集思廣益﹑互補長短﹑合作包抄。是以明知家長也許有點不足也宜心平氣和,一齊商量完成任務。

    與家長溝通,其中之一是要明白家長的背景和心態﹐要有同理心empathy。換言之,親師溝通前,要對這位家長背景作點調查研究﹐要知彼知己﹑不能空槍上陣。例如其職業社經狀況﹑家庭婚姻資料等,平日就要旁敲側擊瞭解一下。崩口人忌崩口碗,哪點不宜提及的﹑哪些可以多講幾句的,都要心裡有個底。

    這就使我記起傳說中孔子借傘的故事:孔子遇雨,手邊無傘。旁人建議問子夏借傘。孔子說,子夏家貧(或一說他吝嗇小器)。他不借又怕人家說他不敬師長,無謂使他難做,還是不要問他了。這就是同理心。

    家長的資源能力各有長短,不宜強人所難。心態又各有死穴或興奮/閃光機掣,一觸即發。故溝通前的「備課」不可或缺。倘能展優揚長,或會助力學校教學。如家長信心不足﹑視域有盲點﹑需旁觀者點撥的﹐教師應支持幫扶一下,陪伴走上第一步,應對當前急務,增其信心。

    家長是我們的工作夥伴,不是死敵。培訓家長﹐少一個差隊友,便少一點阻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