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4月29日

文史哲科普

【834】n  20230428

  

      科普就是以淺白的表達方法﹐少用艱澀術語或內行話向普羅大眾介紹數理化生﹑社經軍政﹑文史哲藝的常識。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環節。大眾傳媒的節目和文章﹐大概不會以專家學者為對象﹐而多面向一般知識水平的廣大市民為目標。故大眾傳媒內容也是「科普」為主﹐解析新聞時事都盡量淺白。

    社經政藝文史哲等內容博大精深﹐普羅大眾鮮會如學者們博覽群書﹑皓首窮經深究其中玄機﹐而多求簡單易明實用正用。

    例如民眾要寫正字讀正音﹐多是模仿老師長輩﹑傳媒的用字或發音﹐而不會翻查兩千年前東漢的《說文解字》﹑一千年前宋朝的《廣韻》或《康熙字典》﹐更不會對照段玉裁的注釋﹑或黃鍚凌的《粵音韻彙》。故網絡上電子傳媒的趣味性文章視頻節目﹐社會教化的功能極為重要。

    TVB1983-87年間由林佐瀚主持的《每日一字》﹐每天介紹一個字的正確讀音、用法﹐並糾正常見的誤解誤讀,深受歡迎。

    2011TVB的《正識第一》和2006年的《最緊要正字》以輕鬆手法遊戲形式介紹生活中的字詞﹑成語,諺語等﹐也受歡迎。這類節目必會談及相關的錯別字﹑異體字﹑誤讀誤寫誤用的實例﹐才會使觀眾更深刻瞭解。這也是科普的常用手法。當然﹐向受眾介紹其中一些引人入勝的相關的趣味知識和故事﹐就更益智了。

    RTHK廿年來由何文匯先生主持的多個相關節目對社會也有大影響。近幾年曾鈺成先生在網台上有《字言字語》也值得重溫。

    在這﹐向大家推薦台灣大愛電視的《國民漢字須知》結合生活講解漢字沿革﹐是個很好科普節目。可在網上重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