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0月25日

古印度書寫工具

756  nnn  20201023



         廿多年前讀季羨林先生的《佛教十五題》﹐方知東晉時法顯赴印度取經時﹐抄寫梵文佛經是用鐵線筆刻劃在貝葉上的。
         貝葉﹐貝多羅樹的長條形葉子。這是產於熱帶多雨區的棕櫚科植物。長成的葉子長約一米以上﹐剪頭切尾加工後中段裁成尺許長方形。經水煮搓沙壓平曬乾﹐約十片穿孔串成一匣。兩端用繩扎實。寫字用鐵線筆刻劃其上﹐後用植物果油混鍋底灰,塗抹於貝葉上﹐最後用濕布擦拭。則字跡就清晰顯現在葉上了。
         法顯之後二百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經文也是抄在貝葉上的。這些貝葉經,後來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公元9~10世紀﹐中國的造紙術﹑絲綢和瓷器一起,沿絲綢之路進入印度之前,古印度人一直用貝葉書寫文字。
         源自印度這種書寫工藝現在印度差不多失傳了。卻由泰國和雲南傣族人民保留下來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存傣族不少傳統故事詩歌都刻在貝葉上﹐經文則多為南傳佛教經文。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保存了梵文、藏文和巴里文等貝葉經的珍本孤本。
         跟同齡朋友談起﹐四大文明古國中﹐我們知得最少的是印度。這固然跟不是考試範圍有關﹐也因印度史割裂散亂﹑斷續而少一以貫之的脈絡。其存留的史料文物也不完整﹐故只得若干殘缺的印象。
         多年來我都喜歡在課堂上搭配上面這類短小的趣味冷知識。既活躍課堂的氣氛﹐復增加乾硬知識框架中的血脉溫度。不少學生畢業多年後重逢總喜歡提到﹐當年課本內容大多忘得七七八八了﹐卻記住這類似乎無關重要不考不計分的花絮閒話。
貝多羅樹的葉

貝多羅樹並不高大

貝葉加工後約40-50cm

在葉面上可見刻劃的文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