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nnn 20200228
量子通訊﹑阿含經﹑犍陀羅﹑粒子對撞機或二里頭文化等﹐非行內人可能聞所未聞。就是聽過多次的依波拉病毒﹑巴比倫﹑黑洞﹑客家山歌﹑半導體或鄭板橋﹐也許僅止於知其名而已。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GPS﹑手機訊息傳輸﹑食米定價機制﹑期權空倉操作或渠務排污系統﹐市民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識海洋浩瀚。社會上各行業的專門知識都博大精深﹐不可能短時間內掌握。故此甲行業的基本常識﹐對另一行的朋友卻如丈八金剛﹐此所謂「隔行如隔山」。
同是教師﹐英文科的往往不知物理科的內容和考評﹐中學化學科的亦不清楚小學數學或視藝科的課程特徵。前線教師跟教育局裡的同事﹐對彼此的工作往往諱莫如深。在大中小幼特學校中做點跨學階的調研工作﹐差不多就是從頭學起。
故知識的交流普及傳遞,例如政府宏觀政策的推行前的吹風解說﹑旅行社推銷新產品﹐都有必要作點言簡意賅的「科普」工作。科普,現今不單是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更泛指將各行業學科的知識用淺白的方式向門外漢介紹。就如醫生向公眾介紹冠狀病毒﹑博物館長向觀眾說明吳冠中作品的特點﹑經濟學教授向股民解釋期權的操作原理。
電視和互聯網上有不少節目﹐都以綜合性娛樂方式介紹生活常識﹐例如本港翡翠台的《學是學非》。港台的《精靈一點》﹑《醫生與你》是以訪談方式邀請醫務專業人士解說一些醫衛知識和疑惑。史地科學紀錄片就是專家們通過影象做公眾教育的工作。
教師其實就是一個科普工作者﹐宜多參考科普節目的手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