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

識做唔識講


638 nnn 
《教育心語》20180727
\

         由教導智障學生認識「貓﹑狗﹑紅﹑男」等概念﹐也想到幼兒園裡的孩子又怎樣學呢?原來即使問起未上過幼兒園的三歲孩童﹐她們也懂得分辨貓和狗。 無論顏色或大小有別﹑不論品種是狼狗抑或是貴婦狗﹑不論是花貓抑或是Hello Kitty﹑是家裡真實的貓抑或卡通片裡的加菲貓﹐她們都知道哪隻是貓﹑哪隻是狗。 我們試著去問中輕度智障的孩子﹐原來她們基本上都懂得分辨貓和狗!雖然她們未必能夠以語言字詞描述貓狗之別﹐但確實是懂得分辨!
  這就使我們想起幾條關於學習的重要原理
  一﹑我們懂得的比能表達的多。 也就是緘默知識(內隱知識)  tacit knowledge 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的分別。 我們懂得的﹐不一定能表達出來!就像你懂得踩單車﹑卻說不清楚怎樣才會使單車前行不倒。 
  二﹑我們一般人不一定是通過語言文字去學習﹑特別是文盲﹒幼兒或智障孩童﹐更不是通過精確的語文句子(定義或公式)去學習和理解。 我們(包括未識字的幼兒或智障兒) 往往通過大量實踐和觀察﹑跟環境互動而學會很多複雜的事物。
  由於一般教師都是較善於處理文字的族群 (按目前體制﹐不善文字的根本當不成教師)﹐所以往往下意識地傾向採用精確的文詞去表達﹐去教導孩子。 我們可能忽略了人的學習﹐還包括了不可言傳的「體驗」這一環。 人可以是通過接觸大量實例﹐自行綜合總結出「貓﹑狗﹑紅﹑男」等類化的基模schema﹐而非由教師給予精確的定義或窮舉該類事物的特徵而來。 故教師應多考慮向學生提供豐富多采的事例和經歷﹐而非定義式的語文說明。

  


  

2018年7月20日

貓﹑狗﹑男﹑紅


637 n 德叔     《教育心語》20180720


        在中輕度智障學校裡觀了一節初小常識課:常見的寵物:貓。
        教師設計了彩色印刷的工作紙。 內容包括四隻貓的圖片(日本短尾貓/白色波斯貓/褐點花貓/四蹄踏雪黑貓) 工作紙上列出教學的知識點是:貓有尖耳朵﹑面上有鬚﹑有四隻腳﹑有尾巴和利爪﹑腳底有厚墊﹑能安靜地走路。
        留心一點就會發現﹐教師列出「貓的特點」很有問題!因為老虎﹑獅子﹑豹﹑甚至狗都有相似的特徵。 而實際上﹐「貓」是一個普遍名詞 common noun而非某一隻指定的貓;是一種動物類別的統稱。 到底如何教導學生認識「貓」這個類化了的概念呢?
        記得十多年前我跟老師們企圖教導智障孩子在社區環境中辨別「男廁和女廁」﹐卻發現學校周圍社區中男女廁的標誌有十多種。 根本找不出一個簡單的通則讓學童依從而辨識。
        對任何一個教師來說﹐這都是個大挑戰!
        也曾看過智障學校的教師備課:紅色。 教師找來紅色的紙片﹐紅膠球﹑紅布﹑紅色的積木﹑不同形狀的紅色LEGO﹑紅花等。 希望孩子們知道這些都是紅色的物品。 作為旁觀者﹐愈看愈不對勁﹐ 因為以上物品﹐雖云都是「紅色」﹐卻有淺紅深紅棗紅橙紅之別。 就像貓有黑//花甚至加菲貓﹑狗有斑點/西施/金毛/狼之別….
        讀者﹐你是怎樣學懂「紅﹑貓﹑狗﹑男」這些概念呢?你會怎樣教孩子呢?
  
  


2018年7月12日

Eric Mazur : 同儕互教


636 nnnn 《教育心語》20180713
                                  
    
        2013年秋﹐我從廖約克教授處首次知道在哈佛教授基礎物理的 Prof. Eric Mazur的教學方式 Peer Instruction 和 ConcepTest 的成功故事。 幾個月後(2014年一月) 我在本欄連續兩期介紹了他在其物理課上的教學方式。 有興趣的朋友可在網上找到多條關於他上課的視頻﹑世界各大學邀他介紹其經驗和他夫子自道的說明。 2014年﹐他更獲頒 Minerva Prize 表彰他在高等教育的貢獻。 德叔衷心推介以下的視頻:
Peer Instruction for Active Learn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classroom)
        未採用同儕互教方法之前﹐他一向都得到學生的歡迎和很高的評分。 但他仍然放棄了受到讚賞的講授方法﹐也不再做荷里活式的大龍鳯教學法。 他要求學生先閱讀相關材料才上課。 課上則提出挑戰性的難題要學生個人思考後作答﹐之後讓學生同儕討論﹐互教後又再次作答。 這種教學方法既剌激學生思考﹑復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並真正學到。
        最近他跟 Jon Bergmann (美國翻轉課堂的先驅之一, 中學化學教師) 及其他人(來自美加﹑土耳其﹑西班牙﹑台灣等)一起搞了個 Flipped Learning Global InitiativeFLGI)。 提出一些翻轉課堂的研究結果和建議。 茲介紹給香港同行參考:
        , 課前上網觀看教學視頻﹐並非預習課業的最佳方式。 他們建議更多互動式的學習﹐譬如為解決問題而去閱讀﹐或設計學生可以動手做的實際作業﹐嘗試尋找答案會讓學習更高效。 換言之﹐設計不拘一格多元剌激的導學案 (包括視頻)是關鍵。
        . 課堂上討論﹐不宜把主動權全交給學生。 事實上課堂活動都得事先細緻規劃﹐方能達到預期效果。 例如設置討論的主題﹑問題如何提出﹑解決難方案的選擇等。 當然﹐臨場的點撥導引和總結更是教師功力的表現。
        總之﹐這不是一般人以為的「自主學習」﹐而是經教師細緻設計﹐學生高強參與思考的課堂。  
 
  




2018年7月5日

家長教育


635 n n 《教育心語》20180706



        家庭治療先驅Virginia Satir有名言:「父母在世界上最困難的學校當老師﹐這所學校叫《如何做人》。 他們不是父母師範大學畢業﹐卻兼任校董、校長、教師和工友;更無指定公認課程和教材。 最麻煩的是,每個案例都要應付兩個老闆」。
        一般人沒有受訓如何當父母﹐子女便出生了。 父母的任務之一是教導孩子如何做人﹐這是一個長憂九十九的重擔和緣份。 教導子女沒有簡單的固定法則可遵循﹑沒有萬應靈丹可解諸般兩難抉擇。 但父母這個工作卻眾所周知是極其重要﹐關係到社會的未來﹑下一代的福祉﹐也牽扯到今天父母的心思肝肺和生活質素。
        學校近卅年來重視家長教育有增無減。 面對的主要困難﹐卻是苦於最需要參加這類課程活動的家長﹐往往不出現。 社經地位低和文化水平低的雙職父母出席者尤其低。 而這類家長的子女正正需要家校合作多花一點精力照顧匡扶﹐倘缺了家長一方適切的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被家長的拖拉而抵消。
        為此﹐有學校用過派米和年貨福袋等手段吸引家長參加講座。 出席率的確高了﹐但成效如何則難以衡量。 有學校舉辦太極班﹑包糉子﹑做月餅和舒筋健體班吸引家長到校﹐增進接觸溝通機會和渠道﹐在活動中適時加插些親子資訊﹐輔導子女宜忌的散手等。 近年更有與社區中心合辦家長美容護膚班﹑厨藝餅點班﹐由家長中的高手示範和分享厨藝經驗外﹐ 教師社工從中跟家長建立關係﹐細水長流地滲透正面的教導訊息。 真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