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2月13日

教育政策舊聞

教育心語 20150213



十多廿年前﹐一些曾經熱烈爭議和反覆討論的課題﹐如今死灰復燃﹐重新成為爭論焦點。 問起資深業界同行﹐仿彿都忘記得七七八八。新入行的﹐就更不知就裡﹐一片茫然。 媒體新聞記者因為轉行或轉版頻繁﹐少有長期跟進教育事務的;所以訪問持份者時﹐也不知來龍去脈,以致放過了關鍵人物﹐未有在已有基礎深入挖掘﹐是以往往討論表面現象﹐談不出個所以然來。
現今多數家長﹑教師甚至媒體工作者﹐往往就說不準以下各項影響深遠的教育重大決策的理據源由:
l   為何十多年前﹐將升中學生由五個組別改為三個?為何不是改為十個或零個組別?為何不就近入學?
l   當年為何取消職業先修學校?讓全體中學生都修讀「同一課程」?
l   一般高小男生較女生遲熟﹐以至升中時女生成績普遍優於男生﹐為何升中選校時﹐卻要男女共排一隊?男生及其家長有何意見?
l   主流學校裡難以處理的SEN (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使到教師叫苦連天﹐皆因實施了融合教育。 當年甚麼人堅持(或反對) 融合教育?理據如何?今天有何看法?
l   通識科是如何出現的?目的/內容/考核如何演變?今天再起爭議和批評﹐可知當年作決定時有何論點?
l   有人批評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引致階級分化。 為何這兩類學校近年大增?甚麼人反對或贊成?
l   幼稚園學券制如何產生。 為何不適用於中小學?
l   現行教育系統中的監控機制如TSA, ESR, PreS1 等功能何在?有人要求取消﹐將會有何後果?
----

德叔常想﹐香港教育政策的出台﹐總經過大大小小的諮詢和爭議。 今天討論和倡議改革﹐都宜翻查一下舊聞資料﹐好作評議的起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