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語 20150214
在1995-2005年間﹐世界各地都推行教育改革﹐香港亦不例外。 有些人誤將這一波改革推到香港個別人士身上﹐以為是她們個人的喜好。
事實是全球各國都爭先恐後地進行教改﹐因大家都認識到世界變了:從經濟與科技轉型和人力資源的需求﹑學生就業的適應性﹑個人性向的尊重和發展﹑學習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更新了不少關於學習的看法﹑政治上則要回應或取悅選民選票等﹐各地政府都意識到不能不推行教改。
這一波教改潮進行十多年後的今天﹐值得重溫當年一些論點。 這可以借作教改成效的參照標竿﹑也藉此省思今天的爭論。
當年倡議教改的學者(例如廣被引述的Peter Senge的學習型學校 Schools That Learn) 提出了一些關於學習和學校制度的﹑值得商榷的基本假設(或曰迷思)﹐作為改革的思考點。其中例如:
- 學生是「唔得」的﹐教師或學校是去「搞掂」他們
- 學習主要是一種腦部運動 (與體能或活動無關或關係不大)
- 人雖異﹐學習的方法卻大體一致
- 學習主要是發生在學校內﹑課室內
- 學生智愚可以學業成績分之
- 學習要得到機構的認證﹐經考核才証明學得到
- 學生要教師教導才會學得到
- 知識分為若干個科目﹐可以而且應該切碎分批讓學生吸食消化﹐因學習是一個吸收的過程
- 先學習﹐學了才會用
- 學習是認知一些已知的知識或過去的知識
- 學習是表徵是懂得答問題--答出標準答案
- 學習是分年齡/分年級的﹐循序漸進的
- 愈重要高尖的學問﹐僅少人才能明白
今天回望﹐由這等起點引發的改變有多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