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語20150117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是唐朝詩人王維的《雜詩》。 全詩二十字﹐淺白平實﹐沒有用典。
小學時不用教師解析﹐都能明白其中意思。 兒子五歲時﹐我選了若干較簡單淺白的詩歌給他唱誦﹐這是其一。 幾十年來﹐對此詩一直掉以輕心﹐沒有留意其中深意。
五十年後﹐偶然重讀﹐才發現王維這個大詩人﹐在詩中問了個很「低B」﹑甚至不易理喻的問題:寒梅著花未?
古時交通不便﹐ 通訊系統不健全﹐沒有電訊電郵電視﹐家書抵萬金!難得遇到故鄉有人來﹐應該問些重要的情事;也許是令人牽掛的家人親戚﹐也許是少時玩伴。
使遊子魂牽夢縈的﹐豈只是窗前寒梅?
近月偶然再讀初唐詩人宋之問的五絕《渡漢江》﹐方恍然大悟。 宋之問被貶謫當年蠻荒之地的廣東羅定﹐卻偷走回鄉﹐途經漢江﹐寫下名句: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久絕音訊﹐思鄉情切﹐人之常情。 理應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
詩人卻心有所怯﹐以致不敢問。 原來驚怕聽到不如意的壞消息,傷了好願望。
這種心情﹐大概只有經歷過風霜打擊﹐人情起落﹐方能明白。
所以詩人此際強自抑制情緒﹐不敢問來人。 王維的情況相似﹐故只敢問句無關痛癢的「寒梅著花未」。
由是想到:怎樣才是「明白」或「讀懂」一首詩?
小六時初看《阿Q正傳》﹐只覺阿Q可笑。 中四時再看阿Q﹐便覺其可憐。 大四時重讀﹐則覺國運/人性可悲;方(似乎)明白革命尚未成功的意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