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生涯規劃:職場趨勢 (1&2)

教育心語 20141212, 20141219


作為輔助學生生涯規劃的教師﹐需要對現今和未來的職業走向﹐有個宏觀的看法﹐方能幫到學生。倘若拿著卅年前的老皇曆和我們老一輩的經歷資訊﹐實難做好規劃輔導的實務。
宏觀的前瞻視野﹐包括經濟由地區性轉為全球化的影響﹑服務業比率的增加﹑破壞性創新科技的迅速更替﹐人口結構的轉變……等等。
2007年遠見雜誌做了個專輯:【台灣十大職場趨勢】。七年後的今天﹐其結論拿到香港比對﹐證諸香港﹐繫乎教育﹐似乎仍有意義。 其中大要簡述如下:
1. 高感度人才:不能外判和不會被電腦取代的工種﹐ 是能夠提供人際關係﹑ 美學感性親密關係層面服務的人才。 因為在衣食無缺之後﹐ 人的心靈需要會上升。
2. 前線業務人才:企業最需要的﹐ 是能夠直接回應客戶需要和能夠拉生意回來的前線人材。 易言之﹐ 後勤支援的﹐ 也要能打前鋒。
3. 國際人才流動是常態:到國內﹑ 台灣或東南亞上班會更趨普遍。 尤其高速鐵路和港珠澳大橋通車後﹐ 港人生活圈 (包括休閒生活圈) 會擴大。 外派到兩岸三地的工作會增加﹐ 因為中港台經濟融合只會向前﹐ 不會後退。 青年人要有心理準備離港上班﹐ 甚至可能要搬家到另一城市。
4. 專案工 project workers 派遣工 dispatched workers, 自由工 freelance/自僱工self-employed 和合約 contracted 短工愈趨普遍。 青年人將會不斷轉職。 故青年人宜把握機會多方學習外﹐ 也好向企業展示才能推銷自己。
5. 銀髮族退休期延後。 六十歲不退休或不全退已成常態。 青年人要知道競爭對手包括銀髮族。 此外﹐ 人均壽命增加﹐ 老人服務是新的商機。這個趨勢已成多年﹐ 仍會繼續。
6. 香港服務業佔GDP近九成。但服務業的研究卻少。工業年代的生產指標、作業流程不盡適用於高端的服務業。製造業生產所需的勞工,要遵守嚴明紀律,嚴格按照生產規格操作,講求高效達標,否則產出便成廢品。服務型經濟講求適應差異,度身訂做;講求創意與靈活變通。故教育系統培養的勞動力也要適應時勢,已大異從前。也要求敏感於人際互動、精緻細節、善於溝通、敢於創新。
7. 上班族傾向創業者多。然而,打工仔創業的領域,仍以低門檻的服務業為主,如飲食、低層服務、零售等。須知創業成功者少,失敗者眾,尤以成熟的市場為甚。不少上班族在職場上表現不佳、遇到挫折,便生創業之念,其實那只是逃避而已。創業後,要自編自導自演一腳踢,難度更大。
8. 兼職者眾。台灣約三成的受薪階級有兼職;近八成打算兼職。主因是企業凍薪,同時又釋放大量外包工作,助長了兼職市場。然而,兼職到底是解藥抑是毒藥?兼職可以增加人脈,甚或是轉職的跳板,但也可能讓你兩頭空。
9. 女力崛起。女生學業成績領先趨勢已成多年了。女性出任高層領導日增。據說女性的細心、耐心、善於溝通,甚至是美學概念,都比男性強。在強調感性的年代,女性的自主性和機會比前更多、更強。
10. 高效率的專業服務是王道。凡是還未被專業化、標準化的工作都有可能成為「明日專業」。看官試留意一下水電師傅牌照﹑地盤安全經理﹑地產經紀執照等工種的專業化過程﹐便可以預測到:陪月(產後康復服務)/ 香薰治療/ 腳底按摩(人體經絡反射專業治療師)/ 大衿姐(婚禮統籌經理)/ 殯儀館堂倌(安息典禮統籌師)的發展方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