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準備有趣的演講和備課

教育心語 20140718
教育心語 20140725

  據說英國BBC 編輯新聞有三個"3 E"要求: Experience/ Educational/ Entertaining
  神學院訓練牧師講道也據說有"3 I "的要求:InformativeInspiringInteresting。
  此三者字眼稍有出入,但意思相同。
  多年來﹐ 我備課或撰寫演講稿的原則﹐ 歸結起來﹐ 也是這三條。
第一條是提供資訊或經驗之談。
特別是要提供聽眾「想知而未知」的資料。使學生聽眾得到新知,擴闊視野。覺得上這一課「有料到」(接收到新資料)。這是最基本的。資料與其生活無關或翻炒舊料,聽眾便會覺得沉悶,導致分心想離開。
    第二條是富教育或啟發性。原來人不一定抗拒「被教」。關鍵在教師是否真的能讓學生覺得有種「更新」的感覺。思想和心靈上的「更新」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種頓悟或「啊!原來如此」的感覺。最常見的就是用新的視角看舊事物、將舊資料用新框架整理,或重新編排組合,使之綱目分明,甚或只是將文字轉換成圖像,也會使聽眾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教師或講者將不同科目領域或章節的資料重組,使到學生有種「噢,原來這也有關係」或「這真的較易記憶!」,就是一種新鮮的學習經驗。
    對着學生可能毋須旁徵博引、言必聖賢經典,卻宜盡量將生活時事與內容連繫。例如將歷史上的官名,類比於今天的司局官職;將古代或外國的一些行業對比此時此地的職業,又或用一個有趣貼切的比喻,都會使到學生或聽眾感到興奮和有更新的感覺。換言之,舊酒新瓶是有用的。講者應常掛念着今次提供了什麼新觀點和架構以啟發他人呢。
     第三點:趣味性。
     如果做到第一二條,演講已經頗為吸引。教師能聲情並茂,有條理精準地講解說明是基本要求了。因不同學生聽眾的學習方法或接收習慣不同,興趣重點各異。是以我們就要準備多幾種表達手法與技巧,以適應不同的觀眾,方可使課堂演講活潑而吸引。
          用多媒體科技協助是有效的。但圖像盡可能大而清晰,銀幕要夠大、投影器要夠光亮、字盡量少。記着:你的演講內容才是關鍵,莫被多媒體干擾了你的演講。
          觀眾活動或互動的提問討論會增加參與性,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參與答問和願意配合你。
          所謂活動有趣味,不一定要唱歌跳舞、翻跟斗變魔術。趣味往往來自一個看似無來頭,或一個大膽脫軌的問題;來自提供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來自一張引發會心微笑的圖片或視頻。以一段剪報或案例引發一場思辯爭論。腦筋的活動才是趣味的根本。故此,教師平日要累積大量這些趣味性的圖片、剪報、視頻、問題和答案。
          當然,關鍵是教師能否掌握學生學習心路歷程中的困惑和難點。是以多年來,我常提示新入行的同工: 「備課要先備人!」要符應學生受眾的先備知識和心理特點。
          總的來說,教師作為專科大學生,充分掌握課堂教授的內容資訊應該勝任有餘。故備課宜聚焦在:表達的形式和學生觀眾的心。
          由於學生觀眾多樣而常變,備好課其實是永無休止的追求。

2014年7月10日

生涯規劃和自主學習

教育心語20140704

一向都認為﹐生涯規劃要早在初中開始。 學生學習概覽Student Learning Profile可在中一就動工。 因為這既是個認識社會大勢的課程﹐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探索兩者關係而為自己定立方向。
老師和學校社工﹐協助學生回顧檢視走過的路﹐嘗試為自己訂立長短期目標﹐這本來就是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環節。
近年經常提及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就因為不少學生的生活沒有目標﹐不知為何要上學和學習。 昔日我輩戰後嬰兒努力求學﹐也許說不上立甚麼大志﹐大體只是圖個學歷﹐想脫貧﹐好養家。 是以艱苦仍奮進﹐困乏靠多情(責任)而進。 可今天的學生基本衣食足﹐每天回校﹐老師教甚麼固然不由我定﹐ 為何努力也不明白。 乖乖的就無反抗無目標照著學﹐中等的混混噩噩跟著學﹐等而下之的像行屍走肉﹐時學時不學﹐有形無神﹐萬事無興趣。 再下來﹐覺得無意思而煩悶﹐就拒絕學﹐甚或擾亂搞局而求趣。
以上無論哪一種﹐全都是「無心」向學﹐當然不會主動。
要求十來歲的中學生立大志﹑做大事﹑鍥而不捨﹐終生追求﹐苛求!
中學生的生涯規劃﹐宜集中在認識自己和大環境﹐檢視過去有何成就寸進﹐珍惜師長友儕的扶持﹐學習感恩。 師長的輔導重點﹐在點撥:撥開雜亂迷思﹐點出關鍵焦點。 找出成敗因素﹐學生才會歸因而懂得感恩。
學年初始﹐班級要訂個班本目標。 班主任或可協助學生各自訂個學年的小目標。 有了這些小話題﹐可作跟進和輔導的切入﹐或會增加求進的動力。

無知家長殺校

教育心語20140711

有些人相信:市場中有無形之手,會作出英明的決定,汰弱留強。每當爭論教育失效的時候,總有人提出:要在教育系統中引入市場機制。由市場力量淘汰低效能的學校和教師。故近廿卅年來,不少地區的教育體系先後引進市場機制,訂立各類指標,期望學校和教師你追我趕,努力向上,改善教學。而社會大眾則按各校的成就指標,用家長或學生的腳投票,決定哪些學校仍可生存,哪些要結束。
        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英明地選優汰劣,端賴幾個先決條件或假設:一是假設市場上的顧客(即家長和學生)是理性的,都會理性分析作決策。二是市場上各產品的質素和價格等資訊充分流通,可供家長參照相關資料作出明智決定。換言之,家長和學生知悉並能比較各校的教學效能,從而會作出選擇——辦得好的學校會受家長歡迎而生存興旺,甚至擴大營業;辦得差的學校會因家長不選而遭淘汰。
        關鍵是:家長如何得知各校的教學效能呢?其所得的資訊是否有用呢?
        網上常見家長問:某某學校是band 幾?也竟然有不明來歷的人會回答。答案真假或有否過時,無可核證。若按這等傳聞流言而選校,危險!
        其實市面上說某校是band 1 第一組別),其實指其所收學生「入學時」多屬第一組別而已,決非指該校的教學好壞,更不表示或保證該校畢業生離校時質素良好。家長選校,宜打探各校近年的增值指標作參照。不少第三組別學校有心有力教好學生,增值驕人,卻被無知(缺乏資訊)家長殺之,可惜!不公!無辜!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