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語 20120113
討論公共政策時,因各持份者的利益或角色不同,意見不一乃是常態。有些人持多重身分,屁股坐了另一職份的位置,戴了另一頂帽,口風態度便會變。例如教師往往同時也是家長。作為教師可能嫌教改風高浪急,希望改革稍緩;但當作為家長或僱主,關心的可能是:學校教育能否回應學生畢業時就業市場的要求、能否適應十年後社會的需要?那便會要求教育內容要有前瞻性,符應社會未來的發展。
十多廿年來,不少社會人士責難學校教的多是知識,考的多是背誦資料;沒有授予學生共通能力和技巧,如分析、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等;這將不能適應將來急變的社會。然而,前幾天考評局的通識科模擬試題一出台,有人便說:為何不集中考知識,而考答題技巧?是本末倒置!有家長又評試題不著邊際,見到試題才知悉答題要求。
其實十年前討論通識科內容和要求時,便早已訂出這個方向。只是今年考文憑試學生的家長,十年前可能更關注子女(當時是小二年級)班裡的排名或升中派位機制。如果子女今天已經大學畢業並就業了,家長談論教育政策時,可能會少了直接利益的牽扯,少了切膚之痛,而顯得較為宏觀和客觀。
今天幼稚園學生的家長,有多少會關注十五年後副學士學位的供應和出路?有多少教師會明白香港的大學開設獸醫學院的利弊?有幾許小學教師,會關注其學生十二年後到內地生活就業的競爭狀況?
制訂教育政策,固然要腳踏實地,還必須抬頭望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