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

Band 1的定義

教育心語  20110204

  香港多數市民僅知道學生升中時﹐教育局會按學生學業成績分為三個組別﹐卻未必清楚如何將學生分組。 坊間有幾點普遍的誤解﹐值得花點筆墨澄清。 本文略去其中複雜的統計方法﹐而嘗試用一般市民都明白的方式簡單解
  一﹑各小學每年將學生小五小六期間的校內成績交教育局﹐教育局會將各科分數加權計算後得出該生的校內排名。 然後按該校以往畢業生在中一入學時的一個考試成績﹐調整得出該生在該區 (不是全港) 學生的排名。 排名最前的三分一﹐便是所謂第一組別學生;排最後三分一者屬第三組。
  二﹑三個組別的分異標準各區不同。 A區的第一組別學生﹐其成績分數放到B區﹐便可能屬於第二組別的學生。 各教育分區將學生劃分為哪個Band的「分數線」相差可達數十分。 例如:九龍城與元朗的第一組別學生的原始分數差別可以很大。

  三﹑小學是沒有分第一二三組的。 某些學校自稱band 1小學﹐僅是自我宣傳(或家長誤傳)而已。 個別學生的所屬組別﹐只有中學收生時才見到﹐小學的老師根本不會知道﹐她們只是根據教育局的全校數據和經驗去推測。
  四﹑中學也沒有所謂band 1中學﹐只是收取Band 1 學生比例較高的﹐便被稱為band 1中學而已。 既然收取了較多小學時成績好的學生﹐幾年後會考的成績一般會較佳。 不是說這類學校的教學質素一定高﹐也不保証畢業生成績一定好﹐更遑論五育並重或品學兼優。 被稱為Band 3學校的﹐僅是收取了較多弱勢學生﹐是協助弱生的學校﹐不是製造弱生的學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