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

測評的標準

963         20241101

 

 

本周在港澳兩地跟前線教師談「協助後進生」。主題是老生常談﹐卻歷久常新。直白一點﹐或政治不正確的說法﹐就是:如何幫扶/照顧/處理「差生」。皆因在現今社會文化價值和教育制度下﹐必然有「差弱學生」要處理。因為整個社會都習慣用某一尺度(標準) 衡量學生的表現﹐就自然會有未達標的人﹐跟標準有差距﹐就是「差」生。

    在篩選精英教育年代﹐在測試中未達標者被淘汰﹐乃是測試的目的﹐是應有之義﹐根本不成為問題。如今乃是經濟發達社會﹑普及教育年代﹐受教育是公民權利。教育測試之目的不單是汰弱留強﹐不光是選拔精英﹐還要辨識出不同能力的人使之各展所長﹐發揮個性﹐讓眾人都感覺「天生我才必有用」﹐各自各精彩。而且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也就是說﹐現今的測試篩選制度﹐要找出各人的「異」而且肯定其異的特點﹐並使其「異」得到發揮﹐在多元社會中展優揚長。尤有甚者﹐要謹慎用詞﹐莫要損害任何一方的情緒和和利益﹐免得「歧視」惡名。

    不少市民包括家長/學生/教師/傳媒﹑輿論製造者或政策制訂者往往少有公開釐清這個複雜的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和標準﹐各說各話。有的拿著兩千年前孔孟聖人的理想﹑有人秉持古希臘或十七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有的倡議自由主義重視個人權利的偉論﹐也有強調社會階層流動等諸般教育目的;討論教育時﹐經常跳躍於過去近百年來不同的教育標準之間﹐致使彼此沒有共同語言。

    有些論者拿著自己成長年代的經歷﹐評議今天教育界的操作和表現。更遑論能指出社經科技急變下﹐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和標準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