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和而不同

897       20230728

 

 

    出席一學校的培訓聚會。聽到同事們介紹自己是7號仔/6號仔/1號仔等。原來不久前該校請來講者介紹「九型人格」學說。

    據九型人格學說﹐﹐按格性傾向可把人大致分為九種。而據MBTI理論﹐則可把一般人分為16種性格特質。依據不同的標準 (包括血型/時辰八字/星座等)又可將人分為更多種類。在此且不論各分類的信度和效度﹐作為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該怎樣理解和充份用好這等資訊呢?

    學校裡教職員人數由數十至上百人不等。同工出身背景不同﹑成長歷史各異﹐各有行事作風或專長缺點乃理所當然﹐是應有之義。故無論是領導層或基層員工﹐都應有共識:我們的工作環境不可能由均一同質的人組成。不能要求同事們都有同樣的性格怍風。也就是要學習與不同性格的人求同存異共事合作。

    有些人以為建立齊心著同一目標前進﹐就希望團隊成員思想和作風一致。其實各人因緣和合共聚一校﹐都說要謀劃學生福祉﹐匡扶孩子成長:要提升學業成績﹐又要學生主動積極。然而何者為重?對具體的目標和措施﹐策略施行的緩急輕重比例其實都有不同想法。嚴刑峻法是否能使無心向學者改為積極主動?知恥便會近乎勇?愛心真的會改變人心﹑會移風易俗?

    教師作為成人﹐彼此都帶著過去多年的習慣而來﹐又怎會輕易放棄或改變多年形成的作風或價值觀。故知營建一個有效的團隊﹐不是要求全隊都是前鋒或後衛;不會全是1號仔或7號仔。而是用好各人的優長﹐接納並體諒支援彼此的缺失。更重要的﹐將彼此差異和原因﹐作充份解釋溝通﹐求同存異。

 


2023年7月22日

陪診

【896】20230721

89620230721

  

    在服務智障人士的宿舍﹐有一項工作叫「陪診」。就是住在家舍的舍友要去醫院診所就診﹐而家人未能陪伴﹐就得外聘「陪診員」帶領並照顧病患者到醫院見醫護人員。因病患可能溝通能力所限﹐就要向醫護人員報告病患生活近況並病徵等情狀﹑聽取醫護人員的醫療判斷與指示﹑到葯房領取藥物後﹐帶病患者回家舍;向家舍負責人交代清楚有關資訊後﹐便大功告成。全程快者兩三小時﹐慢者往往要花上四五個鐘不等。

    病患如果不良於行要坐輪椅﹐現今較昔日方便多了﹐可以召喚專為輪椅人士服務的出租的士﹐花錢解決問題。

    陪診員主要任務表面上是陪伴病患出入平安。其實尚有不少瑣碎而重要的工作。例如:帶齊並保存相關文件﹑甚至要帶備尿片或替換衣物以應急需。因為如果病患老弱﹑自理能力差﹐又或表達溝通有困難﹐致未能自行如厠﹐則工作會較麻煩。故陪診者要細心和體力都過關方能勝任。

    重中之重﹐是聽取並紀錄醫生的判斷和護理指示﹐絕對不能苟且輕忽。因為病患者可能不會複述醫生所講。倘忽略了其中起居照顧細節的要求﹐服藥注意事項等﹑影響可大可小。這就要求陪診員態度「認真負責」。

    曾有陪診員帶著一個沒有語言能力的自閉女士到醫院﹐輪候期間便低頭刷手機。抬頭時發現病人不見了。慌忙到處找尋不獲。擾攘了半小時才打電話回家舍求救。家舍連忙通知醫院並報警。更動員全個機構職工到醫院附近碰運氣。醫院立即「落閘」地毯式搜尋﹐也無結果。

    兩小時後﹐由警察在附近地鐵站找到她。

    任何行業﹐都需要敬業樂業的員工。據說「辦事認真負責」者稀罕﹐千金難求。

 

 


2023年7月15日

滿洲窗.貝殼窗

 【895】         20230714 

彩色的滿州窗


用月貝/鏡貝打磿成薄片鑲嵌在窗格中

 

帶領學生參觀澳門「世遺」盧家大屋﹐主要看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大屋建於清光緒十五  (1889)﹐是第一代澳門賭王盧華紹 (盧耇的的大宅。而澳門供電始於 1906 年。建屋入住時尚未有電力供應。

故可以帶引學生認識在未有電力供應前﹐先輩是怎樣營建比較舒適的起居環境。包括:如何通過建築空間布局和家私設計﹐解決採光照明﹑冬暖夏涼﹑通風保暖﹑供水排污﹑消防保安﹑起居飲食﹑休憩儲物等實用功能。

其中值得關注其窗戶。窗﹐採光通風之外﹐也有分隔﹑溝通﹑尊卑﹑科技和藝術審美的元素。當歐洲使用望遠鏡觀察天體時﹐中國一直未能生產今天常用的透明平板玻璃。直到清雍正皇帝才首次戴上老花眼鏡。乾隆皇宮中往往只在窗中央一格鑲以玻璃﹐可見其珍貴。迄清末﹐紫禁城宮殿的窗戶才逐步換上外國進口的玻璃。

民間一般用厚紙油紙(防水)或粗布糊貼在窗格上。富貴人家有用紗絹故有稱紗窗。窮人就用木板為窗﹐開窗就是撐起窗板。故中國傳統的窗關上後﹐是看不到窗外的景物的。農村裡也有用草蓆或茅草堆塞窗洞遮風擋雨保暖。

盧家大屋的精美圖案窗格上鑲嵌華南豪宅喜用的彩色玻璃「滿州窗」(有說應稱滿周窗)。應該是源自歐洲教堂的彩色玻璃。惟滿洲窗彩麗有餘﹐卻透光不足。 故此﹐窗戶上部就鑲嵌了由貝殼打磨成半透明的薄片(明瓦)。新安縣志稱這種貝殼為海月或海鏡。今天細看仍可見到貝殼上凹凸不平的紋理。

在澳門另一「世遺」鄭家大屋亦可見貝殼窗。又可留意由西方引入的百葉窗。百葉窗和遊廊 (騎樓/屋外有蓋陽台是歐洲人殖民濕熱氣候的東南亞時﹐與當地建築結合的產品。



可見貝殼凹凸紋理

可以透光卻不透明


2023年7月9日

反覆練習

 894          20230707 

 

 學習過程中﹐應否提倡反覆練習或久負惡名名的「操練」?其負面批評多指是浪費時間﹑沒有促進理解和推理能力﹑學生是被迫操練﹐不會主動學習。然而我們的經驗都知道有些操練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那麼教師如何看待反覆練習在教育範疇的作用呢?

原來﹐反覆練習能熟習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後,就能讓大腦騰出空間處理更高級的任務。例如念熟乘數表﹐使到計算乘數時減少焦慮。教師安排做 3X7=21 這樣的練習題﹐目的不在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或推理能力﹐而在讓學生熟悉其操作﹐毋須焦慮;從而可以集中精神處理進階的任務。

因為人腦處理事物時﹐需要臨時操作的空間 (約可比擬電腦運作的臨時記憶體RAM)。而人腦的 RAM 不足﹐便難以進行複雜的多工運作。如果能將一些低階的操作由不佔用記憶體的動作自行解決﹐便可騰出較多空間處理更重要的任務。

舉例:打乒乓球時﹐動作反應要極快。見到來球要分析思索用何種對策回應﹐手上的球板角度方向和力度如何移動等「低階程序」﹐便全都交給「長期反覆練習」的肌肉「不假思索地」自動回應。如果要分心去思考手腕手臂和腳步的移動﹐大腦便不夠空間處理戰術戰略等高階的問題了。操練可以習得基本層次的能力。又例如兒童在練習綁鞋帶時要全神貫注方能完成,熟習後便可不假思索也能獨立綁好鞋帶。學習踩單車時都可能跌過千百次。掌握了平衡之後﹐騎車者很可能根本不再知道自己是如何平衡的原理和機制了。

反覆練習期間甚至會發現一些細節竅門﹐提升操作的效能。

總結:反覆練習有三個好處:一是提升應用基本技能﹐二是從而能做好進階任務;三是防止生疏和遺忘

 

 


2023年7月2日

心流.暢態.Flow

 【893】 20230630 


 

    設計/布置學生習作或活動﹐要考慮習作的難度須與學員的能力匹配。過淺過深都不宜。我常以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伊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i 所提的 Flow 說明相關的理念作參考。FLOW 有譯作中暢態心流神馳。他指出:人如果做的工作任務難度跟其能力相若﹐不會抗拒﹐更樂在其中。故安排適切的習作非常重要。

    他提出:如果...

    1. 自覺能力低﹐任務難度極高:感到做習作是災難﹐便傾向逃避﹑抗拒﹑放棄。學生這種自我效能感低﹐多因長期失敗﹐沒有成功經驗﹐失去信心所致。

    2. 難度超出經驗﹐任務太陌生﹐ 無資料可參照﹐又無支援﹐自揣能力不逮。失敗機會多於成 功﹐便不想冒險﹐焦慮﹐有壓力﹐緊張﹐想退縮。 

    3. 難度富挑戰性﹐與自己能力相差不遠。在自己能力範圍的邊 緣。也就是與維果斯基所示的最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相似。倘學生自覺只需專注再添努力﹐便會成功或減少失敗的機會。如以往曾有成功經驗 (包括前人的示範)﹐更加躍 躍欲試。每次嘗試都會增添信心。自覺能力因克服這個挑戰而 增強。故願意參與而非常投入﹐進入FLOW 狀態 (或稱暢態/神馳或心流)。在此狀態會不覺時間流逝﹐甚至忽略/忘記自己生理需要 (飢餓姿勢不正而痠痛﹐困倦)。完成挑戰後會很有滿足感﹐會欣賞自己的成就/作品。電子遊戲設計師便是用了這個原理設計出使人沉迷的遊戲。 

    4. 能力高於任務要求:自覺任務簡單﹐可以輕鬆完成。精神鬆弛。談笑用兵便完成習作。甚至覺得沉悶﹐浪費時間。沒有興趣參與﹐態度冷漠。

    教師設計適切學生能力的習作﹐是一非常專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