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

中產家長

 871 n 20230127

 

    普及教育年代﹐據說是有教無類。公營學校和教師要接受各類背景的家長﹐乃是應有之義。家長多種多類﹐對教育理解不同﹐要求各異。若要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因材施教﹐更要採取相應的方式隨機應變溝通和教導其子女﹐談何容易。入行不久的資淺教師﹐可能未有心理和能力的裝備﹐真要花上幾年跟隨前輩認真學習方可摸到門路。

有些學生因家暴性侵或法庭判令要住在社福機構的「家舍」﹐其家長往往是社工感化官或表姐姑媽爺嫲之類。也曽在天恒邨見過年僅39歲的外祖母,帶著女兒的孩子上小一。舊同事夫婦知悉某名校優惠教職員子女入學﹐妻子便辭去幼稚園教師的工作﹐到名校任校工。結果使女兒順利入讀該修院名校。

         2018年曽在半山區著名女校的家長會上談生涯規劃﹐講及大灣區的發展﹐座中不少是城中金融機構高管。講座後他們興奮地出來補充大量資訊﹐圍站在講台前互相交流觀點數據達半小時。使我上了一課﹐獲益不淺。

    一間直資學校的校長前輩指出﹐直資學校家長多為中產專業人士﹐包括大學教授﹑銀行高管﹑醫護律師法官等﹐他們網絡闊﹐辦事能力強。他們成立家長會也不用教育局的範本而自行草寫。德叔在培正工作時﹐家長執委會九個成員中有兩個博士﹐四個碩士。

    緊張孩子教育的,對學校的期望也高,這些家長也成為督促學校進步的力量。有家長為了瞭解學校的實況﹐加入學校外判清潔公司當清潔工﹐每天到學校上班。

    自然他們對教師的要求也高。例如對語文老師的口音是否字正腔圓﹐習作工作紙中的遣詞用字也時有意見。

 

 

 

2023年1月21日

教師教家長

870   n 20230120

 

 

周前刊出《麻煩家長十種》後﹐教育界同行回饋了不少實例﹐又補充不少匪夷所思的家長怪異行徑。包括有土豪式家長把手槍放在枱上示威﹑有自鎖於廁格內哭鬧半天不出來﹑又在校務處高聲粗言穢語「教導」子女等。例子大概足夠出一本《儒林外史家長篇》

有男士老年得子﹐代子做齊功課外﹐更要求陪子上課。教師不允﹐便投訴教師和校長。最後不果而退學﹐全校教師拍掌歡送。

又有自認為精通中文的家長不滿中文教師讀音有誤﹐用字不當﹐經常投訴。更直接找教育局督學「討論切磋」﹐督學被迫成為其「長期通訊筆友」。因討論切磋中堅持己見﹐未得其所﹐便說:你好嘢﹐咁好辯駁﹐遲早都做局長啦。不過你唔好懶得戚﹐你做局長﹐我一定示威抗議。更口出惡言﹐X你全家。

德叔到天水圍北某小學做校本培訓﹐教師訴苦:小一二學生經常遲到。據孩子反映﹐因為媽媽昨晚沉迷打機致夜睡﹐早上不肯起床﹐未能準時送子女上學。媽媽卅歲不到﹐只好怨悔當年我們未能教好其父母﹐今天便自食其果。

在家長講座後﹐往往有成群家長圍著講者詢問﹐如何解決其子女的問題。仿彿講者是萬能醫生﹐聽家長三言兩語說「病癥」﹐便會開一粒仙丹解決其子女長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難題。

家長是教育制度的產物。其成長﹑思維和行為方式﹐也可算是是今昔教育的結果。當年的不足﹐今天要補救。家長教育做得好﹐方能助力提升學校效能。然而校情不同﹐家長社經背景特質各異。個人以為﹐家長教育不宜外判給界外專家﹐應以校本針對實況較為有效。這就先要做好校本的教師培訓。

 

 

 

2023年1月15日

麻煩家長十種

【868, 869】2023-01-01/15


       教師入行之時﹐想的多是如何教好學生品德學業。卻少有想過要面對最大的困難是成人世界。包括了家長﹑同事﹑傳媒等社區中各類持分者的多種訴求。事實上﹐教育學院/師範的培訓中﹐也少有安排相關專門課程。是以不少教師未有足夠心理和技巧裝備。

       從事師訓與入校支援多年以來﹐見到教師最感頭痛的不是學生﹐而是成人﹐尤其是家長。其中「麻煩的家長」多種多樣。抱括而不限於以下十種:

1. 直升機監控型:意指過份關心子女的學習﹐像直升機般盤旋在孩子上空﹐無分時地﹐全面監察其行為﹐並插手干預。這予教師和學校很大的壓力﹐也不利於孩子成長﹑獨立和社交生活。

2. 虎媽狼爸怪獸型:嚴格管教子女﹐對孩子要求極高。甚至希望孩子完成當年自已未有機會達成的心願和希望。包括學業要名列前矛﹑又能演奏幾種樂器﹑就讀/畢業於名校﹑入讀神科或成為著名機構主管。

3. 死蛇爛蟮型:以各種理由(包括工作忙之類)對子女品學愛理不理﹐軟皮蛇式的不作為﹐不配合學校和教師的要求﹐致使學生有恃無恐或無所適從。

4. 暴發土豪型:視學校是出售服務的店舖﹐教師是服務員。以消費者自居。也有認為納稅人便是波士。更有以為凡是用錢能解決的﹐便不是問題。無視學校的行事規則﹐粗聲大氣要求達致短期效果。包括送禮要求校長安排其子女出任主角或校際代表等。

5. 草莓農夫型:不少家長有意無意間﹐成了培植草莓的農夫。草莓看上去鮮嫩多汁﹐惹人喜愛﹐卻受不了風霜打擊。遇壓便成為一堆爛醬﹐難以收拾。是過份溺愛保護子女的代表。

6. 神隱懶理型:就是校方難以接觸的家長。這類家長常說:「有事你就搵佢家姐/阿婆/社工…啦﹐總之就不要煩我。」這類家長的成因多種多樣﹐包括社經背境和家庭關係複雜﹑如家長吸毒坐監﹑家人分隔兩地﹑隔代教養無能為力照顧等。有時也許是重病纒身﹐無能為力。

7. 求憐喊包型:有些家長長期遭受環境壓力﹐情緒不穩。與教師見面一言不發。或一遇到關心其子女的教師等專業人士﹐便情緒崩潰﹐對著教師傾訴其可憐身世和不幸。教師不是缺乏同理心﹐但實在其工作重點不能放在個別家長的輔導上。如何安頓家長的情緒實在不易。

8. 自稱無知放棄型:「老師﹐我沒讀過書﹑又窮又冇文化又百病纒身﹐又唔識上網不懂科技。不懂管教仔女。學校的老師有愛心又專業‥我將個女/孫交晒俾你地啦。」這類不少是隔代教養家長﹐有時難以溝通。

9. 剛烈正義代表型:有些家長也許出於申張正義﹐路見不平而對教師做法措施不滿﹐不接受學校的政策和解釋﹐因而堅持糾纒求取「公義」。這類家長不求金錢利益﹐自覺理直氣壯﹐鍥而不捨﹐往往堅持爭議至其子女離校之後﹐甚或對簿公堂。

10. 尋釁滋事搵錢型:這類家長可能誤解/誤信謠言﹐以為學校是金礦。借機要求學校賠償其損失。本來小事﹐往往因教職員應對疏忽或失誤而致其有機可乘。

     麻煩的家長可能尚有千百種。教師入職前﹐修讀跟家長溝通的心態和技巧﹐理論不落地無實踐﹐也沒有迫切性﹐果效不彰。入職後邊做邊培訓可能更實在﹐體會更深。按各校家長實況而設的校本培訓應更具實效。

 

 


2023年1月1日

百日宴到成長史

868】    20221230

     昔日醫療衛生水平低下﹐嬰兒夭折率高。傳統家庭中添了一個寶貝﹐在出生滿三朝﹑滿月或百日時﹐或會安排一個宴會待親友慶賀一番。這稱為滿月/百日宴。其實是一種感恩的活動。

    近年不少小學在十二月(開學約三個月左右) 為小一家長安排一個「百日宴」式的感恩活動﹐接待家長到校看一下自己寶貝在小學上課三個月有何轉變。主要節目大致是觀課﹑觀賞孩子們各種表演。當然少不了老師跟家長溝通交流的環節。這也是家校溝通渠道之一。

    天水圍青協李兆基小學小一﹑小二全學年沒有正式的紙筆測考。第一個學期也沒有傳統的紙筆家課。家長主要是通過網上「學習自主平台」知悉每天學校的教學內容與自學任務。此外﹐學校每個教學單元則設有學習單/工作紙/Worksheet﹐上面清楚列明教學目標﹑任務和課業。可見現今家校交流方式多元。關鍵是家校雙方有心溝通。如今本港教育大勢﹐學校不會拒家長於門外。

    學生的「成績報告表」﹐是家校溝通的主要文件。功能是向家長匯報學校有甚麼教學活動﹐反映學生在校品學的各種學習進度。特殊學校的課程設置跟主流學校不同﹐其中不少需要家長在家常生活配合。故其成績表就比較特別。例如:學校教了哪些認知內容﹑生活自理的技巧 (如刷牙/扣鈕/清潔等)﹑體育運動﹑集體紀律的表現等。學習的成效又如何展示呢?就所見的成績表﹐不少是通過錄影視頻向家長報告學員在校的生活實況。

    曾經陪著家長觀看學校製作﹐把孩子由小一入學到中六的視像紀錄輯成的視頻﹐家長含淚看著孩子的成長史﹐百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