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

忽然「自主」


740  nnn  20200710



         某中學的教師表示:我們收取的學生都是第三組別。基礎弱﹑缺自信﹑不自律﹑學習欠動力﹑家庭無支援﹑上課不留心﹑常不交功課…總之就是難教。
         教師們對於公開考試成績差﹐覺得理所當然。「大厨師也不能把臭牛肉煮得好味啦!」。公開考試中﹐八成以上科目都負增值﹐大家都嗟怨學生無心向學。他們緬懷當年收取第二組別的學生純良易教﹐話頭醒尾。有些則自我安慰「我們的成績比鄰校好得多了。」鄰校同是收取差生﹐過半是非華語學生。
         新任校長知道近年不少學校推行「自主學習」。便想在校內實施。教師們表現冷淡﹐一則表示差生怎會忽然自主﹐二則不知如何人手﹐三則懷疑推行成效﹐怕勞民傷財﹐事倍功半。
         在弱勢學校推自主學習而有成﹐有否先例?差生不主動怎會忽然變得主動求學?教師要做些甚麼(或不做些甚麼)﹐學生才會變得「自主學習」?
         故知在學校推行新的教學法﹐不是引進一種教學方法的知識和技能﹐而首先是一項人心工程。教學知識技能習慣不易改﹐但有成功先例和參考示範是重要的。其實所謂「翻轉課堂」﹑「學思達」或「導學案」式的教學理念﹐看幾篇文章﹑聽兩三小時的講座﹑參觀一兩間學校或留心觀看友校的視頻﹐認知上不是難題。
         關鍵是教學法背後的心法﹐課堂以外的準備功夫﹑教學思想的轉變﹑師生關係的營建﹐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難點的拆解等。這關乎教師對以下問題的看法:對差生有何期望?差生怎樣才會變強?我放棄了舊教學法而投入大量精力心血值得嗎?
         我認為引入自主學習前﹐先要做教師團隊的心靈工程。
         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同…We must Maslow before we Bloom.
         學生如是﹐教師的學習也如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