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

當一天皇帝


727 nnnn  202004010


         教師和博物館導賞員工作有共同特點:以淺白通俗的語言﹐和活潑的形式將書本/展品的精深內容向觀眾/學生介紹﹐盼增其知識﹐復使其對事物有新的理解。
         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展品聲音導賞﹐一般長度都都在三五分鐘之內。如果觀眾對展品一知半解甚或「無知」﹐ 導賞該從何說起呢?弱水三千﹐如何篩選只取一瓢? 這個篩選工夫﹐就是教學方法的核心。專業內行人或大學教授知得愈多﹐設計解說詞時要放棄的資料就更多。
         個人經驗:由觀眾的「已知」切入﹐在其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做工夫。已知﹐除了其生活現況和先備知識外﹐也包括其誤解和疑問﹑混淆與迷思﹑傳聞與新聞等。
         因為現場解說時間有限﹐倘未能三言兩語建個知識基礎,只有參觀前做點導入備課 (briefing)。完全無知的話﹐隔得太遠﹐宜另選主題和展品。
         表達方式也要與時並進﹐用受眾喜見樂聞的手段出之。近年北京故宮在網上建立了豐富的文物數碼資源。包括了把古物活起來的動畫﹑言簡意賅的導賞說明和教育活動﹑更有多彩多樣的文創產品﹐使到珍稀文物變得可親近可理解。
         近年在紫禁城的端門 (天安門後﹑午門前面)建了一個數字博物館。裡面利用VR的技術﹐讓觀眾得以走進養心殿和三希堂。又可換上各類宮廷服飾拍照留念。更開發了約十種免費的手機App, 介紹國寶。其中一款適合高小的學生﹐讓孩子嘗試當上一天皇帝﹐從而明白清代帝皇的起居生活特點。
         其宗旨不是要求學生觀眾成了故宮文物專家﹐只盼通過文物的故事﹐關心愛護中華國寶和文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