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

向家長介紹其子女

606明報副刊《教育心語》20171208


  難道父母還不認識自己的孩子?
  父母把寶貝送到學校﹐就因為家裡提供不了學校特有的環境﹐例如群體互動﹑遵守集體紀律﹑專業教師的輔導﹑學校特有的實驗室或教材﹑學校方會提供的學習經歷等。 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氛圍中﹐會因外來的剌激而有不同的反應和表現。 明乎此﹐家長最想知多一點其子女在家庭以外﹑在校園大群體的生活狀況和表現。
  教師「見家長」﹐與家長溝通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向家長介紹其子女在校生活。 學業表現在成績上已經大致描述了﹐那就多談該生平日校園生活中的特殊表現﹐在集體生活中的優缺長短。
  故此教師見家長前﹐必先要備好課。 蒐集一下孩子各方面的資料。 溝通時要講得具體細緻配以實例﹐方顯得誠懇而熟悉這個學生﹐絕非空泛陳腔濫調地說:他如果更努力﹐成績會更好。
  大可輕拍著孩子的肩膊:「我們的明暉嘛﹐課堂上發言時聲音太小啦﹐可能怕錯了吧。 但上周在班會活動後主動協助清潔課室﹐搬枱搬椅﹐非常落力。 還有﹐以前我以為他打籃球還不錯﹐卻原來他唱歌還真有一手。 這兩周見他在書包上掛了個鈴鐺﹐我還未有問他是誰送給他的呢
  教師細緻的觀察和描述﹐給家長信心安心:他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不是一個號碼﹐而是有名有姓﹐有血有肉﹐得到老師關注的學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