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隱蔽課程:考評

609《教育心語》20171229


       華人社會重視考試。 故學校的考試明顯佔重要地位, 考試測驗的影響無人不知。 但平時師生交往中﹐教師對學生的評量卻往往被忽視﹐教師也不自覺﹐成為隱蔽課程中重要一環。
       測考後教師打分派卷之時﹐如何在口頭上/面容上/行動上回饋學生﹐學生感受殊深﹐入心入肺﹐影響深遠。
       嘗見有老師依成績高低順序派卷﹐優先良次差後劣末。 我問她意欲何為﹐答曰:表揚優良﹑打擊差弱﹐望差生「知耻近乎勇」!最近知道內地某些學校﹐每次考試後會重新編排座位﹐優前劣後﹐目的也相同。
       差弱生受到打擊後﹐真的會知耻近乎勇麼?成績差弱再受公開羞辱﹐會心懷怨恨﹑無精打采﹑羞愧難當而放棄的例子還少見麼?測考表現差弱﹐教師不是應該更多關注扶助鼓勵麼?教師的工作不光是拔尖﹐也要補底。 公然打擊羞辱差弱算是補底的有效手段麼?把優良學生放在前座﹑放上舞台﹑給予機會發展潛能﹐合情合理。 差生其實也需要或更需要這種機會﹐方能扶危匡正﹐導於正途。
       教師派卷尚可視作個人不自覺的行為﹐按成績編座位關乎學校政策﹐校長領導責無旁貸。 
  醫者臨床診症﹐開方治病﹐要關注藥性的副作用﹐是專業素養。 多年來我反覆強調:殺死學生方法很多﹐大多兵不血刃﹐殺人於無形。 教師對此應有足夠的專業自覺。
  
  

2017年12月24日

學生需要舞台

608  nnn《教育心語》20171222


        無論差生或強生﹐都需要舞臺方顯出其潛能。
        強生學習習慣好又較專注﹑語文基礎佳﹐表達能力強﹐學習一般知識或概念等﹐困難不大。 但卻未必能處理高層次思維範疇的課業﹑能適應高壓力下解難與創新。 未必能滿有自信地迎難而進﹐遑論遇強愈強的氣度﹐進深探索的心思了。 面對強生﹐教師大可在平日課業中給予富挑戰性的課題習作﹐讓她們多參與校內外課外活動﹐學習適應不確定性的場景﹐爭取面對實時解難的機會。 只有見過實戰場面﹐方可培養出自信。 這些富難度的課業和活動﹐都是學生演練和成長的舞臺。
        差生更需經歷舞臺經驗和挑戰﹐方更認識自己。 故不少學校把周會交給各班負責﹐畢業禮﹑開放日﹑校慶或運動會的儀式典禮﹑接待嘉賓等都讓學生站到台前﹐製造機會放飛孩子。 當然教師事先要做不少培訓功夫﹐才可以退居二線﹐做支援扶持鼓勵的角色。
        有問:把舞臺交給差生﹐她們真能挑起重擔﹐真能把戲演好?
        學生的責任感來自曾經承擔過責任;其自信來自曾經受到人家的信任;他想爭取成功﹐因他曾嘗過成功的滋味;她不甘心在泥淖中爬﹐皆因她曾經飛過。
        沒有歷練﹐怎會有迎難而上的信心?成功地踏過舞臺板﹐出過虎度門的學生﹐對學校老師會心懷感恩﹐也增進自我效能感。 老師亦喜見樂聞吧。
   
  

2017年12月15日

隱蔽課程

607  n 《教育心語》20171215

       都說「環境育人」。
  教學環境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學校的隱蔽課程。 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靈魂和價值觀/是非觀﹐驅動學生的行為﹐進而形成其世界觀。  
       學校的隱蔽課程中﹐最顯眼的是學校的評量系統和測考制度。 特別是在華人社區或筷子文化圈﹐一向重視測考﹐其影響深遠不在話下。 由於紙筆形式的測考評量太重要了﹐以致往往忽略了紙筆以外的評量其實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校規的制訂和執行﹐是學校評量系統的重要環節。 校規明文寫清楚如何便是犯規﹐但學生清楚知道校規的執行因人而異﹐有頗大彈性:黃老師較寛鬆﹐張主任較嚴緊﹐胡老師根本就視而不見和見而不理 教師用實際行動示範了校規裡有些是來真的﹑有些只是說說而已。 更有的徒具虛文﹐從未實行。 
  教師間的差異又向學生說明了教師的價值觀不同﹑取態各異﹐就像社會其他成人一樣﹐各持己見﹐各行其是。
       學校生活的評量多不能量化﹐其間標尺信度低﹑差異大。 平日課堂上教師如何處理答錯的同學﹐如何讚賞或批評導引同學前進﹐在在顯露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評價﹑顯露了教師是鼓勵學生嘗試創新﹐還是只求循規蹈矩說個既定的答案。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 是掌控權力和評量的專家﹐教師在校園和課堂跟學生的評核互動﹐深入人心。

    

2017年12月7日

向家長介紹其子女

606明報副刊《教育心語》20171208


  難道父母還不認識自己的孩子?
  父母把寶貝送到學校﹐就因為家裡提供不了學校特有的環境﹐例如群體互動﹑遵守集體紀律﹑專業教師的輔導﹑學校特有的實驗室或教材﹑學校方會提供的學習經歷等。 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氛圍中﹐會因外來的剌激而有不同的反應和表現。 明乎此﹐家長最想知多一點其子女在家庭以外﹑在校園大群體的生活狀況和表現。
  教師「見家長」﹐與家長溝通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向家長介紹其子女在校生活。 學業表現在成績上已經大致描述了﹐那就多談該生平日校園生活中的特殊表現﹐在集體生活中的優缺長短。
  故此教師見家長前﹐必先要備好課。 蒐集一下孩子各方面的資料。 溝通時要講得具體細緻配以實例﹐方顯得誠懇而熟悉這個學生﹐絕非空泛陳腔濫調地說:他如果更努力﹐成績會更好。
  大可輕拍著孩子的肩膊:「我們的明暉嘛﹐課堂上發言時聲音太小啦﹐可能怕錯了吧。 但上周在班會活動後主動協助清潔課室﹐搬枱搬椅﹐非常落力。 還有﹐以前我以為他打籃球還不錯﹐卻原來他唱歌還真有一手。 這兩周見他在書包上掛了個鈴鐺﹐我還未有問他是誰送給他的呢
  教師細緻的觀察和描述﹐給家長信心安心:他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不是一個號碼﹐而是有名有姓﹐有血有肉﹐得到老師關注的學生。
  
  


2017年12月1日

課外活動1967

605 《教育心語》20171201


       不少人視1967年為香港課外活動歷史關鍵的﹑轉折的一年。
       因為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和1967「反英抗暴」的社會動盪之後﹐政府發現戰後新一代已經成長﹐她們對社會上的不公義而產生的情緒會引爆社會危機。 戰後本地出生的一代不同於其長輩般﹐視自己為香港的過客﹑視香港是其去終點的中途站。 年輕一代對本地的歸屬感﹐致使對政府和社會的要求和期望大大提升了。
       故此﹐當年政府清晰提倡全社會都要辦青少年課餘活動﹐安頓青少年的心﹐疏導其「過剩」的精力﹐導引其關心社會的情緒向正面發展。 於是﹐在卜公碼頭辦青年舞會﹑舉辦香港節宣揚愛香港﹑辦清潔香港運動打垃圾虫﹑辦少年警訊鼓勵舉報罪案。 長遠一點的﹐社會上陸續成立各類形式的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等等。 教育界方面則鼓勵學校多辦課外活動﹐導引青少年的身心往「正途」。 學界更大力推動校際體育比賽﹐校際音樂比賽等。
       香港學校裡有組織的課外活動之源起﹐大致是由各校內外體育比賽﹑辯論演講比賽﹑音樂或戲劇表演而來。 校內學生活動的組織﹐一般是興趣小組為主。 中學裡較大型而正規的學生組織﹐則有兩個源頭:一是來自英國的寄宿私校 (public School) 的舍堂組織 House;二是來自美國的級社 Grades (承傳自國內的美國教會相關學校)
       由全體學生組成的學生會﹐迄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增多。 現今差不多每間中學都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