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

保育好奇心

教育心語 20160325

  孩子有好奇心﹐就會探索。 大好奇﹐就會勇敢地探索。於是甚麼都摸摸﹑都嚐嚐﹐甚至因此打翻了碗碟瓶罐﹐跌斷了骨頭。好奇心一起﹐甚麼都問:為甚麼天是藍的﹑葉是綠的?木頭為何會浮?鐵為甚麼會沉?而鋼鐵造的航母卻又不沉?落日為甚麼這樣紅?白雲因何變黑變灰了?
  課堂上﹐學生習慣了靜坐聽教師依課本章節次序講﹐學生感興趣的相關事物和引發的疑難卻受到教師冷落漠視﹐甚或因為打斷或干擾了教學進度而遭教師斥責埋怨。 日久便養成老師餵甚麼便吃甚麼﹐不再發問了。
  帶學生到校外學習﹐因環境陌生新鮮﹐疑問理應更多﹐發問應該更熱烈。 然而卻只見學生拿著「工作紙」﹐一心想著完成紙上任務。 對紙外世界似乎全無興趣﹐對導賞員的現場實地指示視若無睹﹐對專家的講解說明聽若罔聞。
  教師在現場要因時制宜﹐協助發問﹐活躍求知氣氛。 甚至要代學生發問一些問題﹐向學生示範:教師也好奇﹐想知道答案。 不明便要問。 所問不論深淺高低﹐天馬行空也可。 例如:海象身形肥大﹐重達一千多公斤﹐每天吃魚約六十公斤﹐那它會像人一樣患上心血管或膽固醇過高等疾病嗎?它會消化魚骨嗎?企鵝整天甚至一生都站著﹐其腳板底可有甚麼特殊結構或病痛嗎?大熊貓和海豚會有月經嗎?如有﹐周期如何?又如何處理?海洋公園水缸裡各種糞便如何清理?
  這些問題。 可能學生一時想不起而不問﹐也有怕難為情而不敢問。 由教師代問﹐是解放學生思想和避忌﹐保育好奇心。


  

2016年3月17日

好問題導入寶藏

教育心語 20160318


         校外考察學習現場﹐教師宜就實地實物向學生提些有趣的導引問題﹐助其聚焦思考和觀察。 這些問題可大可小。 大的就是一整天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小的可以是個別知識點。
         例如給小學生在濕地公園的任務:回校後要寫一篇短文:《鱷魚貝貝的一天鱷魚貝貝的一生》。 孩子們便要設計問題去訪問導賞員﹐瞭解鱷魚的生活狀況。 其間會使用「聽﹑講﹑讀﹑寫」各種語文技巧:觀察告示說明﹑發問﹑留心聽講﹑摘寫重點﹑整理筆記等。

         要留意學生參訪時所問所思﹐協助進深。 有時學生在知識寶庫前過門不入﹐便要插咀提個問題:例如學生在海洋公園裡13米乘8米的巨型水族箱前興奮卻無目的地觀看各種大小魚類游來游去﹐便應該導引聚焦觀察和思考。例如可以向中學生問:
  • 這塊大玻璃幕牆後水量有多少?
  • 水壓有多大?這塊玻璃要有多厚才能承受強大的水壓?
  • 這幕牆真的是用玻璃造成嗎?
  • 你可找到玻璃的接駁邊緣嗎?
  • 裡面的水真的是海水還是人工調校而成的?
  • 裡面美麗的珊瑚是真的嗎?
  • 缸內會否有大魚食小魚的情況?如何處理?
  • 海洋公園對於生物界中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持甚麼態度?
  海洋公園是海洋生物的博物館。 其海洋公園學院是全方位學習的教育基地。。 她們設計了由幼稚園到大專水平的課程供學生學習。
         其中適合高中物理的便有如何設計過山車;將數據紀錄儀縛在身上﹐親身紀錄跳樓機下墜時的重力;探索碰碰車各種碰撞(側撞/追撞/對撞/撞牆)的數據和相關安全措施等……。
   
  

2016年3月10日

鼓勵學生發問

教育心語 20160311

        常評我們的學生太被動。 教師上課﹐學生就乖乖的坐著聽。 「好學生」就是能忍受沉悶教學法的學生;課上能吸收教師說的﹐測考時能回答教師期望的。 期間即使有疑問﹐有相關的問題想問﹐也要忍耐﹐不能打斷老師的話柄﹐這才是有禮貌的「好」學生。
  可老師滿堂灌﹐根本無容插咀。後來過了當時想問的衝動和熱情。 甚至稍後被其他話題或知識點干擾了﹐剛才想問甚麼也忘記了。 反正這些內容﹐往往不用測考﹐所以不懂也無大礙。 日久﹐好學生就靜靜的坐著﹐等待被評為「乖學生」。
  十多年來﹐持續在海洋/地質/濕地公園﹑文物徑﹑野外農場和博物館跟教師探討在課室外怎樣帶領學生學習。 課室外天大地大﹐環境千變萬化﹐刺激學生的感官和思維﹐必然引起很多疑惑﹐成為課上有趣的討論內容。 如何處理好原訂的教學計劃與隨機生成的即時疑問﹐考教師的功力。
        當然最好就是教師早已預計學生的興趣點﹐針對性地設計課程。 例如:已經預知學生多數未見過活生生的肥豬和會啼會走的鶏﹐未見過真實在田中的稻草人﹑未嗅過大熊貓的糞便和親手觸摸過海豚﹑海星和蛇鱗等﹐就宜善用這等現場才有的實物資源結合成校本課程。
         再就是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 尤其是有專家導賞員在現場﹐更要珍惜提問討論的機會。 即使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不懂就問。 經驗所得﹐只有教師也示範顯出好奇好學﹑學生才敢想敢問。 有時學生不懂問而過門不入﹐教師就搭架構棚﹐搬梯築台﹐助其上升﹐導其進入知識迷宮取寶物。
  
       


2016年3月3日

見家長:家校同心

教育心語 20160304

        見家長前﹐要估算有哪幾種結局。 理想狀況是怎樣﹐次佳者又如何﹐底線要達致何種結論。
  例如:最好是今天家校雙方共同制訂一個適切的長期/今年度「行為輔導方案」(草案PQ);否則都要取得共識﹐在這個月裡﹐保証這個學生不再干擾其他同學上課 (草案S)﹐因為校方有責任保障其他同學的安全和權益;無論如何﹐家長要明白校方已經投放了額外的資源在這個案的孩子上﹐而且真心期盼問題可以紓緩和解決之類。 當然今天談不攏﹐也要保持良好關係﹐下周(死線)再談。 但切不可再拖了。上述提法其實有幾個不同層次的結果﹐按實際情況爭取。
  聽過有些急就章「見家長」的案例﹐因準備不足﹐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方案﹐而沒有考慮對方的難處和限制﹐最終一拍兩散而陷僵局。
  會面討論的策略沒有不二法門﹐也無萬應靈丹。 但有幾點可以考慮:
首要態度或出發點不是追究責任﹐而是向前看﹐即現在如何善後?以後怎麼辦?
  其次可邀請家長介紹過去採取了甚麼做法去處理這個/類難題。 這是認同家長也曾付出努力。 肯定他愛惜子女的心意和願意面對問題﹐並且已經採取了若干措施﹐使到他覺得不能不負責任。 校方認同他的努力。
  接著﹐讓他自行指出(或協助總結出) 哪些措施無用﹐哪些治標不治本﹐哪些較有成效。 並共同探索並嘗試新的方法 (例如預備好的草案P/Q/S)﹐並詳加解釋。 
  即使暫時同意了﹐也留一後路:稍後檢討 + 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