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校長面試

教育心語 20150529


朋友問:聘請校長時面試僅得一個小時左右﹐即使面試兩次﹐就真的能夠藉著這點接觸﹐便知悉應聘者的性格﹑領導才能和處事態度?特別是其將要面對艱辛挑戰的心理狀態和耐力嗎?口頭說得天花亂墜的﹐到埋位工作時﹐真的能挑起大樑麼?領導能力怎能在面試的幾十分鐘中見到?
事實上﹐很多時候﹐應徵者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 因為遴選委員會在其所提交的文件上已經淘汰了大部份。因為其資歷不符該校的需要。 請留意是「不符」﹑不適合﹐不是「不足」。 每間學校需要的人選不同﹐有時單看應徵者資歷出身﹐大體已經知道是否要割愛了。
有些見面幾分鐘後﹐便知道不合適。 例如學校殺校在即﹐校董心急如焚﹐應徵者卻誇誇其談未來願景。 有些期望找個大刀闊斧的改革者﹐應徵者卻氣若柔絲﹐吞吞吐吐﹐又如何帶領同事披荆斬棘上路!有些遴選委員會希望找個富經驗而穩重的﹐有時則想提拔年青力壯富創意的﹐有些則想找個能夠保持傳統的校友等。 無論應徵者實力有多強﹐卻因不符要求而落選。
也曾為某傳統名女校聘校長。 有應徵者文件資歷條件上佳﹐卻因其英語應對未夠流暢,更帶有濃重口音﹐五分鐘內已見選委們在表格上打乂了。
教育界圈子說大不大﹐選委也會打聽收集應徵者的資料:包括其以往服務機構的同事或諮詢人﹑到網上翻查其紀錄等。
筆者經驗是:沒有十足把握找對了一個最合適的校長;但卻跟很多遴選委員有相似的感覺:很快便知道誰是不合適的人選。
  
  

  
     


2015年5月21日

聘請校長

教育心語 20150522

        參與過不同的辦學團體和校董會聘請校長的工作﹐聘了九個校長。經歷過十多廿輪跟應徵校長面試的經歷。
有問:應徵校長有何訣要?有否必殺技?有其麼必不可做的大忌?
答曰:難說。 成敗因素複雜﹐沒有萬應靈丹﹐也很視乎校董會與應徵者間的互動。 不少情況是:非戰之罪﹐機緣巧合而已。 也嘗應允參加遴選後﹐方感到似乎早有既定人選﹐招聘只是程序手續而已。
撇開內定的不說。 我遇到的多數是真心開放地尋覓一個有領導才能的好校長﹐特別是面臨危機的學校。
危機有多種:有長期教學失效﹐成績不振的。 有收生不足﹐殺校在即的。 亦有金玉其外﹐成績不宜外傳的所謂名校。 更有長期安逸﹐不思進取﹐內部懶散﹐但求和諧﹐不敢/肯改革的學校。
積習已深或面臨危機﹐要聘個適合的領袖談何容易。 有些新校長首要處理的﹐是盡快收到學生救校﹐再調適課程適應學生。 要改革校中陋習的﹐如何處理校中惡勢力反彈。 想改善教學成效﹐又怕牽動既得利益者的神經。 人心散渙﹑士氣低落﹑新校長如何入手?找個校外強人﹑還是在校內找個明白其中微妙關係的老油條?
不知其中玄機的校外應徵者﹐只能按報喜不報憂的網頁資料準備﹐難以對症下葯地提出治校之法。 有些校董會抱家醜不宜外揚的心態﹐沒有提供適切資訊予應徵者。 這也難聘得合適的校長。
在學校這類小機構﹐由內部舊人升遷﹐則人情包袱太重﹐慣性大﹑視野窄﹐容易因循。 故要聘好校長﹐校董會先要有自知之明和決心。
  
  

2015年5月14日

馮以浤與課外活動

教育心語 20150515

  客觀檢視香港的教育成果時﹐必須承認過去卅多年來﹐香港的課外活動在教育界幾代人的努力下﹐的確取得顯著的成就。 比起卅年前﹐課外活動由量到質﹐無論形式和內容﹑校園內外﹑本土或境外﹑實踐到理論﹑放任抑規範﹑由形到神﹐都有實質的進展。
  談到香港課外活動的發展﹐必須提到馮以浤老師。 馮老師由七十年代中起到九十年代中的廿年間﹐在大學教育學院開創性地設置了《課外活動》課﹐培育了香港中小學近三十年來課外活動的骨幹老師。 在他推動下﹐於1984年籌組成立「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為本港學校旳活動教師提供了一個經驗交流的平台﹑一個資料分享的中心﹑一個人才培訓的基地。 這個協會後來又跟中文大學合作開設了以課外活動為主幹的高級文憑課程與碩士課程。
  馮以浤老師曾任教於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曾任港大明原堂舍監及中大課程與教學學系主任。1994年退休。他專研地理教育、課外活動和學生運動。曾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和教育評論,出版了超過十本有關教育的書籍。
  他近年仍舊筆耕不輟﹐2009年出版了《役己道人:拔萃男書院校史 (與陳慕華合著)。最近則以《似水流年》欄目﹐發表連串回憶錄式的短文﹐現身說法,娓娓道出他八十年來的生活經歷和趣事﹐從側面反映了香港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點滴。 讀者可在網上查閱。
  於老師八十大壽前夕﹐祝他健康;更衷心希望他以其健筆繼續為香港教育歷史留下珍貴記錄。
  
  
  

2015年5月7日

水龍頭幼稚園

教育心語 20150508
孩子圍著水盆洗手

  港島靈糧堂幼稚園以其水龍頭著名。 
  其洗手間的水龍頭式樣達數十款。 據介紹是校長刻意購置﹐營造一個讓孩子探索開關機制的場合和機會。在做中學﹐寓學於用。
  校長又介紹了一個放在洗手間中央的水盆﹐約共有八九個水龍頭﹐孩子們便圍著水盆洗手。 「為甚麼水龍頭總是靠著牆邊呢?孩子們洗手時都向著牆是必需麼?洗手時互相談話不是更好嗎?」校長這個想法﹐便營造了一個圍著水盆洗手的環境。
  孩子生平第一個教師是父母;第二個教師是環境﹗
  昔日農村人家主要的學習場所就是村裡的水井邊。 村中各人都要到井取水﹐因此井邊自然成了村中資訊集散地﹑是知識的交流中心:村頭七斤嫂昨天生了個女孩﹐家婆有微言;村尾黃大叔的兒子由城裡帶來了時髦的新玩意;樹林裡新長的花菇有毒不能吃;張家的母狗生了一胎五隻狗崽等。 不少生活的智慧和經驗﹐就在水井旁通過閒談交換分享。
  傳統的三綱五常和社會價值觀﹐ 往往通過榕樹下的說書人/講故佬的包公奇案或三國水滸流佈;幾許民間故事﹑文史常識﹐ 都是因著戲台上才子佳人悲歡離合時的唱詞詩句﹐ 得以在市井民間傳承。
  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知識行為的習得﹐ 除了直接經歷外﹐ 觀察模仿和社群間的交流甚為重要。 幼童學生通過群體生活互動﹐ 彼此觀察示範傾談而學習﹐ 至為關鍵。 
  尤其是幼兒階段﹐ 文字並非其主要的學習媒介﹐ 則提供豐富多樣的環境剌激和機會﹐ 是高效學習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