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

裝配工與傳菜員

教育心語 20121123
 
  將孩子按年齡分級,將學生分班,由不同的教師按既定時間表進入課室,按既定的課程順序分科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即使在歐美所謂先進國家,歷史大約也只有二百年左右。之前則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學,故一般民眾入學校讀書的歷史更短。
  迄二十世紀初,上學的機會仍然稀少而難得。一般皇公貴冑的子弟則多由家中私家教師教導。以英國為例,貴族階級讓他們的孩子集中起來,共享各家族的私人教師,才稱之「公學」public schools。其實是貴族們才可以進入修讀的學校,如伊頓公學等是。
  歐美一般城市民眾的子弟,多在廿世紀初才有機會進入大規模生產模式的學校讀書。二次大戰後,才逐步實行普及教育。
  中國於1906 年廢科舉行新學,才逐步引入現代學校制度。1950 年代,香港新界卜卜齋式的舊式學校才逐漸式微。
  現代的學校制度,由校舍的外形模樣和上課的方式和理念,基本上都是移植自大規模生產線的模式。教師是精細分工生產線上的裝配工,各司其職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一如工人將零件裝配上機器,或製衣工人將衣領衣袖口袋或鈕扣連上定式裁好的布上。成品形式統一,經檢測(考試)符合標準方可出廠,否則都是廢品(無畢業證書)。
  這種教學模式,假設教學是「過料.加工」。教師講了便算教了,教了就當學生學了。但實際上,學校教育的原材料(學生)個個不同,不是教師傳輸了,學生便必然接收到。所以教師不應視自己是「過料」的裝配工、傳菜員。

2012年11月16日

早死早著

教育心語 20121116
 
  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婆婆,柱著拐杖佝僂前行。一兩步後,一個年近六十的弱智男子亦步亦趨,緊跟其後。幾個搬運工人抬著貨物迎面走過,不慎把弱智男子撞倒在地。男子哭聲引起了在前面幾步的老婆婆回頭,見他被撞倒在地,便上前罵他:「你個衰仔,冇用㗎,去死啦!去死啦!你唔死都冇用!」男子被罵,更加驚恐,哭聲更大。
  婆婆扶起男子,拍去其身上灰塵,口中喃喃不停:「你個廢柴,去死啦!」說著說著,更打起兒子來了。男子模糊地叫著「媽,媽」。婆婆看著兒子的窩囊相,愈看愈嬲,悲從中來,忽然狠心地把兒子推出車路:「去死啦,死咗冇眼睇,去死啦!」男子不知所措,被推出車路上。
  有路過婦人,連忙拉回男子。勸老婆婆說: 「不要這樣,不要……
  婆婆依然唸著:「死咗冇眼睇,死咗重好!」
  婦人安慰道:「何苦呢?有事去找福利署……
  婆婆:「冇用㗎 ,你唔明,佢早死早著!」
  婦人道:「我明白,我明……
  婆婆道:「你唔明,你唔明㗎。」
  婦人道:「我明,我明,我家中也有一個這樣的人!」
  婆婆聞言,停下半刻,望著婦人,突然像決堤般號咷大哭起來。弱智男子見媽媽大哭,茫然站在旁邊,不知所措。
  弱智者的家人長期所受的壓力,不足為外人道。特別是家人也會年老力衰,經濟能力和體力漸降,估望著未來的日子,擔憂日增也理所當然。是以早前我跟智障學校的家長訪談時,母親吐出心聲:「我只盼女兒比我早死!」

2012年11月9日

提問不是靠技巧

教育心語 20121109
 

 

課堂提問要問得好﹐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實力與心機!

好的課堂劇本要求選好題材和切入點﹐掌握好重點﹑處理好難點(有懸疑與高潮)﹑讓學生領略到其中趣味﹑讓學生經歷並理解到解難的過程(在情理之中﹐又有點在意料之外)﹐享受到開悟時的舒暢與歡愉(興奮點) 高手更要讓學生覺得自己明白其中的竅門﹐有份參與解難的過程(亮點) ----不全是吃教師預製的蛋糕。 要讓學生覺得:我明白大師先賢的思路﹐我已經重蹈巨人的足印﹐與偉人的思路有交接﹑與老師的想法有共鳴﹐我已經有長進!

劇本的高下﹐不單講技巧﹐更重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PCK):對課題的熟悉﹑對主題周邊知識(趣聞掌故生活時事)的瞭解﹐懂得並決定課題中的深淺層次﹑明瞭學生的前備知識和能力﹑強弱學生的思路和缺失等﹐才會寫出一個好劇本。

其中關鍵是:明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路和難點﹐才預計到學生在回應提問時的可能答案﹐才可以設計劇本對白;靈活善用反問﹑追問﹑轉問而逐步進深﹐引導同學一起走過活躍思想的路程。

所以關鍵在:備課時設計一連串「好」問題。 即目的明晰﹐程序層遞的連串問題。 更要預計於跨度較大的難點﹐預備一些易於攀登的梯架和棧道﹐即一批小問題﹑足夠的工具和資訊﹐讓學生有料可答﹐才會順暢合作完成提問回答這一場戲。

提問後學生答不上﹐教師便拿出早己準備的鷹架小題目﹐協助學生小步子登高。 做得如何﹐決定於準備功夫與功力。

 

2012年11月2日

課堂提問的劇本

教育心語 20121102
 

  課堂提問除了上周談及的自問自答﹑提醒學生專注﹑揚示學生亮點﹑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外﹐也讓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
  課堂活動﹐未必唱歌跳舞﹑討論匯報﹐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活躍和衝擊﹐在學生腦海中﹐新舊知識得到連繫﹑產生意念的重組或更新。
  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手段之一。 是以「大聲想」方式﹐將教師的思路呈現在課堂﹐期望學生從中體會或掌握到教師腦中不可見的思維。這過程就要教師問得好﹐學生答得好﹐問答才會產生逐步進深的效果﹐才能導引學生明白思路步驟間的脈絡和關係。 師生問答要順暢地逐步進深﹐這就涉及師生問答有條理﹐切合同學的思路。 這就要求有一個問答互動的劇本!否則答非所問﹐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僵在當場﹐無法產生逐步進深的效果。
  課堂問答的劇本﹐基本由教師編寫﹐師生合演。 由於學生未看過劇本﹐所以教師便要依據學生的前備知識﹑思維習慣和能力﹐估計學生可能的答案;據之而編寫問答對白和引入何種教材和教法。 此乃「明知故問.設疑誘思」。劇本要預計學生的困難和進深時的阻滯﹐因而設計適當的教材資料並說明以解惑。
  劇本中要留有餘地﹐要預計學生會「爆肚」即興地加鹽加醋﹐讓學生在教師的五指山中﹐生動活潑地有序躍動翻騰﹐依著劇本逐步進深。
  以上情況得以實現﹐先決條件是教師充份掌握學生學習的思路和難點﹐即「學案」﹐方會編出可行可演的劇本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