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體驗學習的總結

教育心語 20120727
  採用活動教學法,主要是提供體驗活動,讓學生有感性的經歷,期盼學生從中得益。無論是參觀旅行或歷奇活動,義務工作或職場實習,都希望學生在活動之後,可以長知識、熟技能、拓視野、擴胸懷……甚至改變價值觀和做人處世的態度。
  然而,活動過後,如何保證學生有以上得益?
  「有活動、無學習」的情況,多因活動設計差劣、組織鬆散無趣外,更在活動無總結。
  學者David Kolb 強調體驗學習的元素,必須包括做好活動前的導入briefing 和活動後的總結闡釋debriefing。因為學生容易在活動的興奮情緒裡,迷失了原來的目標,被活動的歡樂或失望情緒干擾之餘,忘記了或沒有做好經驗的總結,這就如入了寶山空手回。甚至活動過後,連觀賞過甚麼事物也如水過鴨背,過眼雲煙。特別是年紀較小者,少有省思能力和習慣,就要導師懂得事後引導回憶重要環節、提取其中要義,抽象成概念,用作日後行動的指南。所以幼稚園幼童聽完了龜兔競賽的故事後,老師總要做較直接的總結: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不要驕傲」。成熟一點的,可以通過討論和爭辯,引導學生們自己說出其感想和對結果的分析。
  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跟學生一起參與而非冷眼袖手,要留心過程中關鍵時刻學生的表現,於活動總結時提出討論和闡釋。所以導師的專業功力和投入非常重要。是以我們不贊成將活動外判,特別是不能將總結工作外判;因為這就連接觸心靈、省思交流的機會也放棄,師生關係也外判了。

2012年7月21日

服務學習

教育心語 20120720
          自隋代發明科舉制度以來﹐華人社區重視考試﹐已經入心入肺﹐成為中華文化基因。影響廣被東亞各地﹐包括日本﹑越南﹑韓國並新加等地。海外華人雖落籍異域﹐卻仍重視考試。
          2014年台灣將推12年國民教育﹐社會聚焦於其中「免試入學」的操作。大體言之﹐政府想降低明星高中的影響和壟斷﹐縮窄各高中間的差距﹑減少升學壓力。具體一點﹐就是初中畢業升高中時﹐高中學位分配的標準﹐不再單一由學業成績決定﹐而包括了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健康體適能﹑有否擔任學生組織幹部﹑參加了多少個社團﹑服務學習時數﹑競賽的成績﹑德育表現﹑取得何種職技証照或檢定資格﹑甚至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拿來比拼排序。由此出現了多種爭議。
          質化指標有爭論不在話下﹐部份指標量化後﹐也會出現不少荒謬的現象。其中最明顯被抨擊的是服務學習時數。清華大學李家同教授便指出:升高中不是神學院選神父﹐不應拿德育成績來排序。當義工服務﹐本意在助人﹐應由心生﹐拿義工服務時數當作免試比序﹐易把義工服務當成功利投資﹐乃是對義工的侮辱。
          事實上不少家長聽說某些醫院社福機構招聘義工﹐便早在凌晨三四點去排隊﹐為子女爭取義工的名額﹐好放在成長檔案中帶去面試。
          華人社區的教育﹐從來都受考試主導。考試標準就是指揮棒﹐考甚麼決定教師教甚麼。如果升大考試要求學生推鉛球愈遠愈高分﹐我保証全國的鉛球都會被掃貨而脫銷。

2012年7月13日

延遲滿足

教育心語 20120703
          教育制度﹐是一個培養學生學習「延後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制度。
          師長常要求學生:
  • 溫習完才看電視(或打機/上網)
  • 今天勤苦﹐他日會升上好學校。
  • 這幾年刻苦學習﹐你將來會有好前途。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今天吃點苦﹐他日過好日子。」
  全都是要學生放棄「今天即時的享樂和愉快」換取「將來的的成就和富足」。
    品學兼優生﹐大多數是「能夠忍受沉悶教學法」的學生﹑能夠放棄即時歡樂和等待延後享樂回報的學生。這批人不少成了今天的教師﹐她們自然用自己成功的方法和經歷做見証﹐要求學生重蹈自己當年成功的足迹。
    然而﹐要學生放棄即時的快樂﹐以換取將來的幸福﹐學生倚靠的是甚麼呢?其中極重要的是:將來我會成功!如果將來不會成功或成功的機會很微﹐那麼我為何要放棄今天的歡樂呢?故知關鍵是:使到學生「覺得」他自已有機會成功﹐或者今天就有一點成就和長進﹐才會支撐下去。
    是以要協助差生前進﹐先要對該生的生涯有規劃﹐讓他們對前途有認識﹐對其十八九歲時的狀況心中有數。如果要幫他入大學﹐這幾年要做些甚麼?如果要協助他當職業足球員﹐就要作何種體能和技巧的培訓或準備。如果他想當厨師﹐今天就要協助擴濶哪一方面的知識並進深某些技能﹐培養好哪些態度。要讓他知道今天各種付出與其目標相關。要學生為將來設想﹐就要維護其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總之﹐升學就業生涯規劃要早﹐攻心為尚。弱生尤其如是。

2012年7月8日

以前不用班級經營?

教育心語 20120706 
        有教師讀者來電郵:為何卅年前沒有聽過「班級經營」這回事?
        卅年前在台灣的書初見這詞時﹐也沒有在意。以為不外是關心學生或做班主任的基本常識而已。後來因為要從根本上處理差弱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常規﹐才認真查看相關的文獻。
        在篩選精英教育年代﹐如果學生無心向學﹐行為操行不佳﹐學校可以用盡各種方法將「問題學生」搬出校門外﹐便當作解決了問題。如今﹐制度上不可以開除學生﹐不能將問題學生踢出校﹐教師們就要在校園裡解決問題﹑就要增強專業力量﹑在訓輔工具箱中加添各類法寶。班級經營是其一。
        學業成績較佳的學生﹐因為在學校生活中有點成就﹐行差踏錯的機會成本較高﹐家庭支援較好﹐對學校權威的負面態度較少﹐同儕間惡劣影響也較弱﹐情緒穩定的較多﹐行為難題較不明顯。故班主任即使少一點關顧﹐也不致即時出甚麼大亂子。故名校教師對此詞可能便更陌生。但並非表示名校中毋須做好班級經營﹐因為青少年成長期間的眾多困惑﹐需要各類型的行為模範參照和心理倚傍。在遇到困惑時﹐都需要朋輩或重要他人提供意見。
        君不見每年會考放榜時﹐徬徨前路的同學要找的﹐往往不是校內掛正招牌的「升學就業輔導主任」﹐而是長期關係密切﹐可以談心的老師和同學。故不論哪類型的學校﹐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班級支援﹐仍然是重要的。倘若學生家庭破碎﹐社區網絡鬆散﹑生活資源匱乏﹑就要倚重學校教師和同儕的支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