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日

在校午膳


教育心語20081031

          盡責的教師﹐由早忙到晚﹐午膳期間也難得「有一啖安樂茶飯」。 因為全日制的學校﹐午餐時老師還要多上一節「陪膳」課。 內容包括了「感恩﹑禮貌﹑守規﹑清潔﹑營養」和「膳後活動」。
          所謂陪膳﹐就是照顧學童吃午餐;又或與同學一起在課室裡吃飯盒。 老師陪膳之功能﹐以維持秩序和增進師生情誼為主。 期間當然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維持秩序﹑並借機與個別學生閒談和教導學生收拾清潔﹐方算是上好「午餐」這一課。 餐後﹐老師們還要為學生組織各類活動﹐免得孩子們無所事事而生事﹐故「膳後活動」也是老師的工作之一。
          陪膳老師反映學生午膳有若干現象﹐值得留意:
          其一:學校提供的健康午餐常有青菜或水果。 但多數學生都不喜歡而剩下浪費。 多間學校反映:餐後學生每拿蘋果當球來踢
          其二:學生若不喜歡吃當天的餸菜﹐便整盒不吃﹐然後到小食部再掏錢買煎炸香口的雞翼薯片之類當午餐。
          其三:老師告誡學童不要浪費食物﹐竟有小一學生連蘋果的芯和核全都吃了。 老師查問方知道:該生自己從未處理過食蘋果----以往都由家傭或父母削皮﹑去核﹑切成細塊才進食。 唉﹐驕生慣養而無知有至於此者。
          德叔當校長時﹐初中學生也須老師陪膳﹐後來發現同學的表現尚可﹐便交由高年級的「學長」(領袖生) 陪膳兼維持秩序﹐以減輕老師的負擔。
  其中更有一不便公開的內因:為了協助個別家境清貧學生﹐經商議後﹐便安排他們去陪膳﹐以減輕其日常開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