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由玄奘和林徽音入手


626《教育心語》20180427
        多年來﹐中國歷史課堂教學以政治史為主軸﹐談的即使不盡是梁啟超所言的帝王家譜﹐然大都是國家的治亂興衰大框架﹐少講人民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 致使學生覺得教學內容偏向乾硬﹐遠離學生生活和思維。 即使如此﹐教師仍覺課時不足﹐又焉能抽空講及文教娛樂﹑科技交通或社經貿易等內容?
        在有限時間內教中國歷史﹐就真的一定要以政治史為綱麼?特別是考慮到青少年關於歷史的先備基礎知識淺薄﹐生活和學習背景大異於三五十年前的教師成長經歷。 教學內容又可否不一定嚴格按時序由古到今﹐而由其他方式切入?
        例如內容大可由近代至遠古;由個別人物故事入手(如玄奘﹑商鞅﹑秋瑾或林徽音)﹑由某個事件入手(如甲午之戰﹑明初下西洋﹑科舉或秦漢時統一度量衡)﹑又或以某種事物沿革入手(如枕頭﹑熨斗﹑城牆或弓弩盔甲之類) 教學過程中當然會輔以大事年表與地圖﹑相片視頻或考古文物之類的教具對照參考﹐方便學生在教師協助下拼砌出歷史的大格局。
        我們都明白﹐傳統學校課程基本上是線性結構的「套裝知識」。 優點是由學科專家理性冷靜地籂選設計精煉而成﹑卻可能缺了一點與今天生活的溫熱和感情聯繫的興奮。
        我常想:通過連串活生生的事例或有七情六慾的人物故事﹐觸動到學生的心靈﹑引發她們探索的興趣﹐積累起較多素材後﹐才梳理重構成概念框架﹐形成歷史的大勢史觀﹐是否更符合認識的規律﹑學生會學得更加有趣和高效呢?

2018年4月20日

張飛大戰岳飛


624《教育心語》20180420


        中學時讀歷史﹐大主線是政治史:甚麼太祖高宗傳到後來的思宗哀宗之類。 文化史或交通史就講一點大運河﹑通西域或下西洋。 再不就是文化制度史講一點科舉或稅制官制﹑宗教文學就講一點唐三藏與唐伯虎﹑信陵君與諸葛亮的故事。 各線大致割離獨立而少聯繫。
        是以學生從未思考過秦統一六國與其軍隊的武器﹑後勤補給和運輸工具有甚麼關係?為何春秋戰國出現大量寶劍﹐而漢以後就彷彿絕跡消失了?相距千年的唐與明代百姓﹐其平日服飾和飯餐食物有何不同?三國時的物價是否便宜過清末?商代華北的氣候會否較明末珠江流域更濕熱呢?
        不少學生說﹐歷史課後﹐腦裡都是一大批古人古事﹐分不清是魏晉還是宋明﹐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混淆:張飛會大戰岳飛﹑孔融與商紂妲己同場之類的笑話。
        學生腦海中眾多的唐朝人物﹐就搞不清楊貴妃有否見過唐三藏?李白與杜甫有交往麼?武則天認識韓愈麼?學生應會喜歡知道外國使節用甚麼語言跟大明宮中的唐朝官員溝通﹑由廣東到長安考科舉的書生用甚麼語言跟省外的人交往?
        同是航海家﹐鄭和﹑麥哲倫與哥倫布孰先孰後?同是古代哲學思想家﹐孔丘﹑柏拉圖和釋迦牟尼是否同時期的人呢?羅馬帝國和秦漢有否交往或互相影響?歐洲古建築大量使用石頭﹐為何中國卻多用夯土和磚木結構呢?
        我常想:歷史教學時﹐能花點時間精力作些中外的對比整合。 讓全國性的治亂興衰能與文化交通宗教發展多一點交叠聯繫﹐讓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智慧故事與時代的大背景結合﹐用鮮活的現代詞彙解說古代的事物﹐則學生修習歷史會覺得更有趣味﹑印象會更加深刻。

2018年4月12日

這就是海!


623¾¾¾《教育心語》20180413


        接待甘肅來港交流的校長﹐午餐時問我:「我們見到在香港那些長鬚的樹是甚麼樹呢?」對於來自乾旱河西走廊的朋友來說﹐濕熱地帶長滿氣根的榕樹是新奇的。 經解析後﹐他們說﹐以往書本上讀過氣根這回事﹐今始親見﹐很是興奮。
        來自北歐的朋友也沒見過榕樹﹐更未見過長在石牆上的榕樹。 作為導遊﹐會細緻地介紹一下榕樹的生態----甚至可以一樹成林。 客人都嘖嘖稱奇。
        香港的學生大柢都認識榕樹了。 卻可能會混淆了另一氣根發達的印度橡樹。 故我帶著學生和朋友在山頂盧吉道賞樹時﹐總會將榕樹和印度橡樹一起比較。 陪著孩子走在郊野時總會把握時機介紹海灘旁紅樹林的支柱根和支撐大喬木的板根等﹐好讓他們通過對比異同﹑新舊知識相關連結﹐從而加深印象。  
        教學工作﹐不宜將書本知識割離生活體驗。 老師的工作之一﹐就要不時把活生生的平常事物結合到課程。 學生因著這種連結﹐學習會特別興奮﹐印象也特別深刻。 記得卅年前我初到戈壁灘時﹐發現遍地小石塊全都光滑而起稜面﹐方省起這就是地理課上教過的「風稜石」。 登時開心地抓了一把小石珍而重之回校作教具。
        汶川地震後﹐北川中學與本港金文泰中學結成姐妹學校﹐每年彼此互訪。 北川的羌族少年從未離開過家鄉,從未見過海洋。 到香港除了跟姐妹學校師生交流外﹐金文泰的老校友和有心人都會安排一個下午讓他們到海灘上走走﹐她們赤著腳跑進海裡﹐嚐點海水的鹹味﹐向著大海笑﹑向著大海叫:這就是海!


2018年4月3日

學而不問


622《教育心語》20180406


        香港的「好學生」往往被評:學習能力頗強﹐主動性卻嫌不足。
        所謂第一組別學生的普遍表現為:上課時留心聽書﹐卻不會主動提問。 在課外參觀時﹐多留心聽導賞員解說﹐照單全收﹐卻鮮少表達聯想和提出疑問。  香港教師大多是由這個系統中成績較好的成員擔任﹐故老師其實都多是這種人。 他們也傾向採用這種自己曾經熟習用過﹑並曾經賴此成功過的方法﹐去教導和期望學生。
        故課堂裡學生乖乖地留心聽書﹐依著指示學習﹐夫復何求?
        家長也反覆叮囑子女上課要安靜﹐留心聽教師講解﹐切莫「斬斷歌柄」, 乞人憎!是以課堂安靜聽講﹐成為理想課堂模式。 
  當近年要求學生思想要活躍﹐課堂裡要活潑互動﹐不少教師便感到不習慣而無所措手足。 說得誇張一點﹐就是不懂如何營造一個活躍而又不出亂子的課堂。 也有試過不那麼成功的﹐描述課堂「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為了安全﹐索性就回復當年自己親身經歷過成功的教法:齋講教學法。
        敍事可以平舖直敍﹐碗碟齊全﹐順序而下便可。倘要說得高潮迭起﹑懸疑不絕﹑引人入勝的話﹐除了用詞優美﹑舌燦生花外﹐更要懂得把故事情節花點心思剪裁重組。 教學亦然。 即使用「齋講教學法」﹐固然可由定義結論出發﹐舉實例以說明;亦可由時事新聞或生活實踐入手﹐或由難題疑惑導入﹐或由澄清坊間經常誤解的現象說法引起注意﹐則學生接收時便較易觸類旁通﹐由此及彼而生好奇﹐進而深入探問。 如此﹐課堂氣氛較活潑﹐互動會增強。 關鍵是教師要花心力「設疑誘思」。
        學生「學而不問」﹐往往因教師已經把難題的答案清楚說明﹐根本不用學生花氣力思考。